清·魏僖《尧峰文钞·答陈霭公论文书一》:“而及其求之以道,则小者多支离破碎而不合,大者乃敢于披猖磔裂,尽决去圣人畔岸,而剪拔其藩篱。”
支离破碎
支离破碎
注音:
zlps
解译:
支离:零散,残缺。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完整。
出处:
清·魏僖《尧峰文钞·答陈霭公论文书一》:“而及其求之以道,则小者多支离破碎而不合,大者乃敢于披猖磔裂,尽决去圣人畔岸,而剪拔其藩篱。”
例句:
我们不要把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
成语简写:
支离破碎
成语繁体:
支離破碎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
联合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破,不能读作“pè”。
成语辨析:
~和“四分五裂”;都有“破碎不完整”的意思。但~偏重于表示“散乱、没条理”;“四分五裂”偏重于表示“不团结”。
近义词:
七零八落、四分五裂、一鳞半爪
英语翻译:
be reduced to fragments
日语翻译:
支離滅裂(しりめつれつ)である
俄语翻译:
беспорядочный <разбросанны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