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飞蛾扑火
飞蛾扑火
注音:
feph
解译:
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
出处:
《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例句:
他今日自来投到,岂不是飞蛾扑火,自讨死吃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二折
成语简写:
飞蛾扑火
成语繁体:
飛蛾撲火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
动宾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蛾,不能读作“né”。
成语辨析:
~和“自取灭亡”意思相近。但~偏重在“扑”;形象地比喻漏网的坏人自己投入死地;“自取灭亡”偏重在“取”;直接指出是由于采取了导致灭亡的措施。
近义词:
飞蛾赴火、自取灭亡
英语翻译:
seeking one's own d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