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赵璘《因话录》卷五:“唐御史有台院、殿院、罕院,以一御史知杂事,谓之杂端。公堂会食,皆绝笑言。惟杂端笑而三院皆笑,谓之哄笑,则不罚。”
哄堂大笑
哄堂大笑
注音:
htdx
解译:
形容全屋子的人同时大笑。
出处:
唐·赵璘《因话录》卷五:“唐御史有台院、殿院、罕院,以一御史知杂事,谓之杂端。公堂会食,皆绝笑言。惟杂端笑而三院皆笑,谓之哄笑,则不罚。”
例句:
因把在筱亭客厅上的事情,说了一遍。大家哄堂大笑。(清 曾朴《孽海花》第十四回)
成语简写:
哄堂大笑
常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补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
哄,不能读作“hènɡ”。
近义词:
前俯后仰、捧腹大笑、烘堂大笑
英语翻译:
the whole room bursting into laughter
日语翻译:
どっと大笑いをする
俄语翻译:
поднялся óбщий хóхо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