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汉是什么意思

南汉的解释 南汉怎么读

"南汉"词语拼音:nán hàn,注音:ㄋㄢˊ ㄏㄢˋ,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南漢,首字母:N,缩写:nh

南汉
词语 南汉 繁体 南漢
拼音 nán hàn 注音 ㄋㄢˊ ㄏㄢˋ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N 缩写 nh
近义词
反义词
组词

【南汉】的含义

1.五代十国之一。梁太祖时,封刘隐为南平王,又进封南海王。隐死,弟龑(yǎn)称帝,国号大越◇改称汉,是为南汉。有今广东及广西的南部◇灭于宋。共历四主,六十八年(公元904-971)。

南汉词语的网络解释

南汉(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之一。位于现广东、广西两省及越南北部,面积约40多万平方公里。唐朝末年,刘谦任封州(现广东封开)刺史,拥兵过万,战舰百余。刘谦死后,刘隐继承父职,逐步统一岭南,进位清海节度使。907年,刘隐受后梁封为大彭郡王,909年改封为南平王,次年又改封为南海王。


刘隐死后,其弟刘䶮袭封南海王。刘䶮凭借父兄在岭南的基业,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今广州)称帝,改广州为兴王府,国号“大越”。次年十一月,刘龑改国号汉,史称南汉,是为南汉高祖。971年为宋朝所灭,历四帝,五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