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漆是什么意思

刻漆的解释 刻漆怎么读

"刻漆"词语拼音:kè qī,注音:ㄎㄜˋ ㄑ一,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K,缩写:kq

刻漆
词语 刻漆 繁体
拼音 kè qī 注音 ㄎㄜˋ ㄑ一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K 缩写 kq
近义词
反义词
组词

【刻漆】的含义

1.谓割开漆树皮,使漆液流出。

刻漆词语的网络解释

刻漆是一门装饰漆艺,该工艺在制作好的漆坯件上,运用各种刀具刻出各类图案,并根据画面要求进行填色、贴金、撒螺屑等装饰手法,工艺流程可归纳为刻、铲、批、作、贴、撒等六步。线条流畅。形象生动、色泽均匀、富丽堂皇是这种工艺的主要艺术风格。扬州刻漆漆品多指“刻灰”,即《髹饰录》所记“款彩”。《游宦记闻》:“款为阴字”,杨明德:“阴刻文图,如打本之印板,而陷众色,故名”,准确地道出刻灰漆器的视觉特点:如木刻印板,各色陷进。因为进刀较深,露出漆下的灰底,所以称为“刻灰”;与刮刻器表检(桼包)漆层的浅刻工艺比较,扬州又称其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