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家七宗是什么意思

六家七宗的解释 六家七宗怎么读

"六家七宗"词语拼音:liù jiā qī zōng,注音:ㄌ一ㄡˋ ㄐ一ㄚ ㄑ一 ㄗㄨㄥ,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L,缩写:ljqz

六家七宗
词语 六家七宗 繁体
拼音 liù jiā qī zōng 注音 ㄌ一ㄡˋ ㄐ一ㄚ ㄑ一 ㄗㄨㄥ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L 缩写 ljqz
近义词
反义词
组词

【六家七宗】的含义

1.佛教语。魏晋时期般若学各派的总称。佛教徒对般若部诸经所讲的"空"义产生不同理解﹐至东晋形成"六家七宗"﹐即道安的"本无宗"﹑支敏度的"心无宗"﹑支道林的"即色宗"﹑于法开的"识含宗"﹑道壹的"幻化宗"﹑于道邃的"缘会宗"﹐是为"六家"。其中"本无"又分出"本无异宗"﹐故名"七宗"。

六家七宗词语的网络解释

六家七宗,是说东晋时代的佛教学者对于般若性空的解释,各出异义,纷纭不一。姚秦鸠摩罗什门下沙门僧肇,在他所撰《不真空论》当中,归纳作心无、即色、本无三义。虽然他极力摆脱以往老庄对佛学的影响,然而其思想仍然在老庄哲学思维内。刘宋建康庄严寺昙济扩充作本无宗、本无异宗、即色宗、识含宗、幻化宗、心无宗、缘会宗六家七宗。后来下定林寺僧镜撰《实相六相论》,南齐汝南周颙撰《三宗论》,都是七宗论的流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