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台诏是什么意思

轮台诏的解释 轮台诏怎么读

"轮台诏"词语拼音:lún tái zhào,注音:ㄌㄨㄣˊ ㄊㄞˊ ㄓㄠˋ,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輪臺詔,首字母:L,缩写:ltz

轮台诏
词语 轮台诏 繁体 輪臺詔
拼音 lún tái zhào 注音 ㄌㄨㄣˊ ㄊㄞˊ ㄓㄠˋ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L 缩写 ltz
近义词
反义词
组词

【轮台诏】的含义

1.汉武帝一生,致力开拓西域,国力大损。至晩年深悔之,遂弃轮台之地,并下诏罪己,谓之"轮台诏"。事见《汉书.西域传赞》。

轮台诏词语的网络解释

《轮台诏》,又称“轮台诏令”,是汉武帝刘彻于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所下的诏书。武帝在其中否决了桑弘羊等大臣在西域轮台地区屯田的提案,并对派遣李广利出征匈奴之事表示悔恨,同时仍要求各级官员提出补充武备的方法。诏书原文载于《汉书·西域传》,事亦见《资治通鉴·汉纪十四》。

史学界对于《轮台诏》的历史地位和评价存在争议。有观点认为,《轮台诏》可谓是“轮台罪己诏”,它意味着刘彻对自己的扩张政策感到悔恨,标志着治国路线由“尚功”调整为“守文”。但也有观点认为,《轮台诏》并非“罪己诏”,其所调整的仅是在西域的具体政策,是班固、司马光等史学家夸大了该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