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是什么意思

垂柳的解释 垂柳怎么读

"垂柳"词语拼音:chuí liǔ,注音:ㄔㄨㄟˊ ㄌ一ㄡˇ,词性:名词,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C,缩写:cl

垂柳
词语 垂柳 繁体
拼音 chuí liǔ 注音 ㄔㄨㄟˊ ㄌ一ㄡˇ
词性 名词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C 缩写 cl
近义词
反义词
组词

【垂柳】的含义

1.柳树。因枝条下垂,故称。

垂柳词语的网络解释

垂柳,(拉丁学名:Sapx babylonica)高大落叶乔木,分布广泛,生命力强。是常见的树种之一,垂柳也是园林绿化中常用的行道树,观赏价值较高,成本低廉,深受各地绿化喜爱。主要分布浙江,湖南,江苏,安徽等地。小枝细长下垂,淡黄褐色。叶互生,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长8~16cm,先端渐长尖,基部楔形,无毛或幼叶微有毛,具细锯齿,托叶披针形。雄蕊2,花丝分离,花药黄色,腺体2。雌花子房无柄,腺体1。花期3~4月;果熟期4~6月。

垂柳,学名:Sapx babylonica,指乔木,雌雄异体,树枝细长,柔软下垂,叶子基部宽,前端渐尖。也叫“垂杨柳”。语出南朝 梁简文帝 《长安道》诗:“落花依度幰,垂柳拂行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