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钱是什么意思

铅钱的解释 铅钱怎么读

"铅钱"词语拼音:qiān qián,注音:ㄑ一ㄢ ㄑ一ㄢˊ,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鉛錢,首字母:Q,缩写:qq

铅钱
词语 铅钱 繁体 鉛錢
拼音 qiān qián 注音 ㄑ一ㄢ ㄑ一ㄢˊ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Q 缩写 qq
近义词
反义词
组词

【铅钱】的含义

1.铅制的钱币。中国最早的铅钱是五代时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闽王王审知所铸"开元通宝"小钱。其后﹐南汉高祖干亨二年(918年)所铸的"干亨重宝"﹐以十枚当铜钱一枚。清咸丰时﹐也曾铸造大小铅钱。此外﹐还有铅制的私钱。

铅钱词语的网络解释

我国官铸流通铅钱应以五代十国时期闽王审知在后梁贞明二年(916年)所祷铅质“开元通宝”小平钱为最早。从唐末到北宋时期因为缺铜,所以铅钱、铁钱大量代替铜钱流通,五代十国时期铅钱最为活跃,两宋时期则多铸铁钱,这段时间铅钱、铁钱的流通根本原因是连年战乱导致的物价飞涨和铜钱短缺造成的,两宋以后铅钱、铁钱等货币不再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