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米是什么意思

粟米的解释 粟米怎么读

"粟米"词语拼音:sù mǐ,注音:ㄙㄨˋ ㄇ一ˇ,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S,缩写:sm

粟米
词语 粟米 繁体
拼音 sù mǐ 注音 ㄙㄨˋ ㄇ一ˇ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S 缩写 sm
近义词
反义词
组词

【粟米】的含义

1.泛指粮食。 2.小米。 3.九章算术之一。古代粮食交易的计算方法。

粟米词语的网络解释

粟米,原意泛指粮食,也指小米、稞子、黏米。禾本科草本植物粟的种子,去壳即小米。又称白粱粟、籼粟、硬粟。在我国北方广为栽培。秋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去皮壳用。味甘、咸,性凉。能益脾胃,养肾气,除烦热,利小便。用于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或脾虚腹泻;烦热消渴,口干;热结膀胱,小便不利等。

粟米是谷类作物“粟”脱壳制成的,因其粒小,故得名小米。粟米入脾、胃、肾经,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煮粟米粥时,待到粥熟后稍稍冷却沉淀,会看到粥的最上层浮有一层细腻的米脂,称为“米油”,具有保护胃黏膜、补益脾胃的功效,所以粟米最适合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食用。

广东话(粤语)又称“玉米”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