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望月是什么意思

朔望月的解释 朔望月怎么读

"朔望月"词语拼音:shuò wàng yuè,注音:ㄕㄨㄛˋ ㄨㄤˋ ㄩㄝˋ,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首字母:S,缩写:swy

朔望月
词语 朔望月 繁体
拼音 shuò wàng yuè 注音 ㄕㄨㄛˋ ㄨㄤˋ ㄩㄝˋ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S 缩写 swy
近义词
反义词
组词

【朔望月】的含义

又称太阴月”。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太阳的平均周期。为月相盈亏的周期。以从朔到下一次朔或从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为长度,平均为2953059天。

朔望月词语的网络解释

朔望月,又称“太阴月”。月球绕地球公转相对于太阳的平均周期。为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以从朔到下一次朔或从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为长度,平均为29.53059天。我国的先民们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称为一个“朔望月”,把完全见不到月亮的 一天称“朔日”,定为阴历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圆的一天称“望日”,为阴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从朔到望,是朔望月的前半月;从望到朔,是朔望月的后半月;从朔到望再到朔为阴历的一个月。一个朔望月为29天半,实际上是29天12小时44分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