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萝是什么意思

松萝的解释 松萝怎么读

"松萝"词语拼音:sōng luó,注音:ㄙㄨㄥ ㄌㄨㄛˊ,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松蘿,首字母:S,缩写:sl

松萝
词语 松萝 繁体 松蘿
拼音 sōng luó 注音 ㄙㄨㄥ ㄌㄨㄛˊ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S 缩写 sl
近义词
反义词
组词

【松萝】的含义

1.亦作"松罗"。 2.即女萝。地衣门植物。体呈丝状,直立或悬垂,灰白或灰绿色,基部多附着在松树或别的树的树皮上,少数生于石上。可入药,有祛寒退热的作用。 3.借指山林。 4.茶名。因产于安徽省歙县松萝山,故名。

松萝词语的网络解释

松萝(学名:Usnea diffracta Vain.)又名:女萝、松落、龙须草、金钱草、关公须、天蓬草、树挂、松毛、海风藤、金丝藤、云雾草、老君须、过山龙等,属地衣门,松萝科植物,生于深山的老树枝干或高山岩石上,成悬垂条丝状。 枝体基部直径约3mm,主枝粗3~4mm,次生分枝整齐或不整齐多回二叉分枝,枝圆柱形,少数末端稍扁平或棱角。

松萝有很强的抗菌和抗原虫的作用,所以含的松萝酸之抗菌作用尤为突出,有清肝,化痰,止血,解毒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