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仓是什么意思

义仓的解释 义仓怎么读

"义仓"词语拼音:yì cāng,注音:一ˋ ㄘㄤ,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義倉,首字母:Y,缩写:yc

义仓
词语 义仓 繁体 義倉
拼音 yì cāng 注音 一ˋ ㄘㄤ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Y 缩写 yc
近义词
反义词
组词

【义仓】的含义

1.隋以后各地为备荒而设置的粮仓。

义仓词语的网络解释

义仓是隋以后历代封建政府为备荒年而设置的粮仓。北齐时征义租,在州、县设仓存储,此为义仓的先河。隋文帝开皇五年(公·元585年) 始设义仓。《隋书·长孙平传》:“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以下,贫富差等,储之里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在收获时向民户征粮积储,以备荒年放赈。因设在里社,由当地人管理,因而亦名社仓。后又定积储之法,准上中下三等税,上户不过1石,中户不过7斗,下户不过4斗。唐初置义仓及常平仓,元和中改称常平义仓。 清代规定,州、县设常平仓,市镇设义仓,乡村设社仓,互相区别。至咸丰、同治时,义仓已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