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蚕是什么意思

樟蚕的解释 樟蚕怎么读

"樟蚕"词语拼音:zhāng cán,注音:ㄓㄤ ㄘㄢˊ,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樟蠶,首字母:Z,缩写:zc

樟蚕
词语 樟蚕 繁体 樟蠶
拼音 zhāng cán 注音 ㄓㄤ ㄘㄢˊ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Z 缩写 zc
近义词
反义词
组词

【樟蚕】的含义

1.蚕的一种。幼虫身体黄绿色,全身有毛,吃樟﹑栗﹑白杨﹑胡桃等树的叶子。茧长椭圆形,丝坚韧,可供纺织,亦可用作外科缝线和钓鱼丝。

樟蚕词语的网络解释

樟蚕,Eriogyna pyretorum (Westwood, 1847),鳞翅目大蚕蛾科昆虫,一种野生吐丝昆虫,又称枫蚕。其丝可制成蚕肠线(伤口缝线)和优质钓鱼丝,故称渔丝蚕。中国、印度、缅甸、越南等国均有分布;中国多见于广东、台湾、广西、福建、江西、湖南等地。一化性,完全变态,以蛹越冬。樟蚕食叶的植物种类很多,主要有樟树、枫树、柜柳、野蔷薇、沙梨、番石榴、紫壳木及柯树等,食樟树叶者,丝质最优,食枫树叶者丝质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