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腊起义是什么意思
方腊起义的解释
方腊起义怎么读
"方腊起义"词语拼音:fāng là qǐ yì,注音:ㄈㄤ ㄌㄚˋ ㄑ一ˇ 一ˋ,词性:名词,词式:无词式,繁体:方臘起義,首字母:F,缩写:flqy
方腊起义
【方腊起义】的含义
北宋末年(公元1120年)方腊领导的江东(今安徽南部和江西东北部)、两浙(今浙江全省和江苏南部)农民起义。
方腊起义词语的网络解释
方腊起义,爆发于北宋末年。
睦州青溪人方腊,原本是漆园主。相传其性情豪爽,深得人心,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 宋徽宗时,到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西北)万年乡帮源峒保正方有常家当佣工(一说方腊是漆园主)。当时宋徽宗、蔡京、童贯一伙贪得无厌地压榨人民,赋役繁重,“人不堪命,遂皆去而为盗”。
宣和二年十月初九(1120年10月)方腊率众在歙县七贤村起义,以讨伐朱勔为号召,见到官吏及其爪牙全都杀掉。百姓正苦于官吏掠夺勒索,果然到处响应。不旬日,聚众数万,从者如云,攻城夺池,自号圣公,建元“永乐”。很快接连攻陷几十座州县,部众发展到近百万,威震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