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笔吏是什么意思

刀笔吏的解释 刀笔吏怎么读

"刀笔吏"词语拼音:dāo bǐ lì,注音:ㄉㄠ ㄅ一ˇ ㄌ一ˋ,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刀筆吏,首字母:D,缩写:dbl

刀笔吏
词语 刀笔吏 繁体 刀筆吏
拼音 dāo bǐ lì 注音 ㄉㄠ ㄅ一ˇ ㄌ一ˋ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D 缩写 dbl
近义词
反义词
组词

【刀笔吏】的含义

①旧时官衙内办理公文案卷的小吏。古代在竹简上记事,错讹处用刀刮去,故称。②讼师这个律师像旧社会的刀笔吏,想尽法子刮事主的钱财。 【刀笔吏】①旧时官衙内办理公文案卷的小吏。古代在竹简上记事,错讹处用刀刮去,故称。②讼师这个律师像旧社会的刀笔吏,想尽法子刮事主的钱财。

刀笔吏词语的网络解释

“刀笔吏”一词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更详细一点则要追溯到青铜时代的一种器物——“削”。古人用简牍时,如有错讹,即以刀削之,故古时的读书人及政客常常随身带着刀和笔,以便随时修改错误。因刀笔并用,历代的文职官员也就被称作“刀笔吏”。自宋元后,人们又往往特将讼师幕僚称作“刀笔吏”,顾名思义就是谓其深谙法律之规则,文笔犀利,用笔如刀。“刀笔吏”如刀之笔的操纵,往往使许多案件乾坤陡转,或无中生有,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