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帖是什么意思

大观帖的解释 大观帖怎么读

"大观帖"词语拼音:dà guān tiē,注音:ㄉㄚˋ ㄍㄨㄢ ㄊ一ㄝ,词性:无词性,词式:无词式,繁体:大觀帖,首字母:D,缩写:dgt

大观帖
词语 大观帖 繁体 大觀帖
拼音 dà guān tiē 注音 ㄉㄚˋ ㄍㄨㄢ ㄊ一ㄝ
词性 无词性 词式 无词式
首字母 D 缩写 dgt
近义词
反义词
组词

【大观帖】的含义

1.汇刻丛帖。十卷。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宋徽宗因《淳化阁帖》板已断裂﹐出内府所藏墨迹﹐命蔡京等稍加厘订﹐重新摹勒上石﹐标题皆蔡京手书。刻工精良﹐优于《淳化阁帖》﹐惜拓本流传甚少。

大观帖词语的网络解释

《大观帖》(Notes of Daguan Period),中国北宋官刻丛帖。刻帖工作由龙大渊主持,蔡京奉旨书写帖内的款识标题。因刻于徽宗大观三年(1109)正月,世人遂称之为《大观帖》。刻成之后置于太清楼下,又称《太清楼帖》,也有称《大观太清楼帖》者。石刻成后拓本用以赐给,因此流传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