惧谗

李白 〔唐朝〕

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

众女妒蛾眉,双花竞春芳。

魏姝信郑袖,掩袂对怀王。

一惑巧言子,朱颜成死伤。

行将泣团扇,戚戚愁人肠。

译文 名句例句 赏析
齐国丞相晏婴仅用两桃就杀死了三个有威胁的武臣,那会比用锋利如霜的剑杀伤力小呢?
美丽的娥眉女子总被妒忌,挑拨最美丽的两个女人互相倾轧,就如同让两朵最美丽的鲜花互相斗艳。
魏姝相信了楚王妻子郑袖的话,掩鼻而得罪楚王,结果打入冷宫。
一但被花言巧语迷惑,红颜顿时失去光彩,或死或伤或冷落。
结果必然是对秋扇而叹风凉不用,终日哭泣愁断肠。
先生有志于木刻,是极好的事,但访木刻家是无益的,因为就是已有成绩的木刻家,也还在~。(《鲁迅书信集·致沈振黄》)
《惧谗》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作,诗中大量用典,信手拈来,表达诗人由于畏惧谗言不能大展抱负和才干的愤懑不平。这首诗引用了四则“谗言杀人”的典故,最后落在班婕妤的“泣团扇”上,使人阅后产生一种强烈的“惧谗”之心。作者通过这首小诗,回响出震聋发聩的“戚戚愁人肠”的历史颤音!我不是诗人,但从小就知晓、敬仰李白的诗名。我不知为什么,当代文人为何就没有人去静心创作有关李白的历史小说,或影视作品,这无疑是对中华文化遗产的一种资源性浪费。纵观唐代留有作品的2200多位诗人,最能成为小说、影视人物的诗人,李白当属“天字第一号”。不难想象,如果没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李白能够信手写出《惧谗》?
作者信息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古诗数量:1553名句数量:5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