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乐游原

杜牧 〔唐朝〕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辽阔的天空中,淡淡的云朵飘浮着,一只孤鸟渐渐消失在天际。古往今来,多少兴亡盛衰都在这乐游原中消逝。看看汉朝曾经建立了多么伟大的功业,可如今五陵之上连树木都没有,只有秋风在萧瑟地吹着。

1. 文学体裁:这首诗属于七言绝句,是绝句的一种,每句七个字,共四句。

2.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比(将汉朝的辉煌与五陵的荒凉进行对比)、借古讽今(借汉朝的兴衰来讽喻唐王朝的现实)等修辞手法。

3. 杜牧诗歌风格: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其诗风俊爽清丽,意境深远,常常蕴含着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4. 五陵文化:五陵是汉朝的重要文化象征,代表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五陵地区的兴衰也反映了汉朝的历史变迁。

  • 澹澹:形容天空辽阔、广远的样子。
  • 销沉:消逝、消失。
  • 汉家:指汉朝。
  • 五陵:汉朝皇帝的五个陵墓,即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都在长安附近,是当时豪门贵族聚居的地方。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牧的《登乐游原》。这首诗是诗人登上乐游原后有感而发写下的。

诗的第一句“长空澹澹孤鸟没”,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很美的画面,但是又有一种孤独、寂寞的感觉。辽阔的天空中,一只孤鸟慢慢消失了,就好像历史中的许多事物也在渐渐消逝。“万古销沉向此中”,告诉我们古往今来,多少的事情都在这乐游原中消失了,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的沧桑。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诗人提到了汉朝。汉朝曾经是非常强大的,有很多伟大的功业。可是现在呢,五陵那里连树都没有,只有秋风在吹。这一对比,就很明显地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变化。曾经辉煌的汉朝都已经衰落了,那我们现在的唐朝又会怎么样呢?诗人其实是在借汉朝的事情来提醒我们,要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杜牧的这首诗虽然很短,但是却包含了很多的思考。他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变迁,也让我们对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这首诗,能学会从历史中去思考问题,珍惜现在的生活。

“长空澹澹孤鸟没,万古销沉向此中”,开篇描绘了一幅宏大而寂寥的画面。辽阔的长空,淡淡的云朵,一只孤鸟渐渐消失在视野中,这一景象营造出一种空旷、孤独的氛围。“万古销沉”则将时间的跨度拉长,从古至今,多少朝代的兴衰、多少英雄的功业都在这乐游原中消逝,给人以深沉的历史沧桑感。

“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诗人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汉朝的辉煌。汉朝曾经是一个强盛的朝代,建立了不朽的功业,但如今五陵之上却连树木都没有,只有秋风在吹拂。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历史的无常和兴衰的必然性。诗人借汉朝的兴衰,表达了对唐王朝命运的忧虑和对历史教训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历史遗迹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杜牧生活在晚唐时期,此时唐王朝已经走向衰落,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诗人登上乐游原,面对广阔的天地和历史的遗迹,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乐游原地势高敞,是当时人们登高望远、游赏抒怀的好去处,在这里诗人更容易触发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作者信息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古诗数量:605名句数量: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