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

李白 〔唐朝〕

峨眉高出西极天,罗浮直与南溟连。

名工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

满堂空翠如可扫,赤城霞气苍梧烟。

洞庭潇湘意渺绵,三江七泽情洄沿。

惊涛汹涌向何处,孤舟一去迷归年。

征帆不动亦不旋,飘如随风落天边。

心摇目断兴难尽,几时可到三山巅。

西峰峥嵘喷流泉,横石蹙水波潺湲。

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

此中冥昧失昼夜,隐几寂听无鸣蝉。

长松之下列羽客,对坐不语南昌仙。

南昌仙人赵夫子,妙年历落青云士。

讼庭无事罗众宾,杳然如在丹青里。

五色粉图安足珍,真仙可以全吾身。

若待功成拂衣去,武陵桃花笑杀人。

译文 名句例句 注解 赏析 创作背景

昨夜吴地吴中飘起了大雪,就像王子猷雪夜访戴那样,佳兴勃发。万里长空中浮云翻卷,把碧绿的群山都遮盖起来,在那晴朗的天空中,一轮孤月在银河中流动。孤月映照在清澈的银河上,北斗星错落有致,长庚星明亮闪烁。你在霜白的寒夜中,对着美酒怀念我,家中的玉床金井,冰柱高高耸立,一片峥嵘。人生在百年之间匆匆而过,应当尽情地畅饮,以抒发万古的豪情。

你不能像那些斗鸡之徒,用狸膏涂鸡头,用金距装鸡爪去参与斗鸡赌博,他们得宠后鼻孔朝天,气势嚣张,鼻息都能吹起虹霓。你也不能像哥舒翰那样,横行在青海湖边,夜里带着刀,为了取得紫袍高官,不惜屠杀石堡城的百姓。

我在北窗下吟诗做赋,写了千万字的文章,却不值一杯水。世上的人听到这些话都不屑一顾,就像东风吹过马耳一样,根本不放在心上。那些鱼目混珠的人也嘲笑我,竟然想把鱼目和明月珠相提并论。骏马被拘系,不能自由进食,而跛脚的驴子却得意洋洋,在春风中嘶鸣。

《折杨》《黄华》这类低俗的曲子迎合了流俗的口味,晋平公听了这样的曲子,却白白浪费了清角这样的高雅之音。巴地的人谁愿意去唱和高雅的《阳春》曲呢?楚地向来就轻视奇异的玉璞。

我把黄金都花光了,却还是交不到知心的朋友,一直到头发白了,还因为是儒生而被人轻视。有时一谈一笑之间,脸色就变了,那些进谗言的小人就像苍蝇一样嗡嗡乱叫,用像贝锦一样的谗言来诽谤人。曾参难道是杀人的人吗?可是三个人说他杀了人,他的母亲也开始怀疑而惊恐起来。

我和你谈论心事,握住你的手,对于我来说,荣辱又算得了什么呢?孔圣人还听说过为凤鸟不至、麒麟被获而悲伤,而那董龙又算是什么鸡狗之徒呢?我一生高傲正直,与世俗不合,皇帝对我恩宠淡薄,举荐我的人白费力气,我的志向也常常不能实现。

严子陵对汉光武帝只是拱手作揖,并不下拜,何必一定要像那些人一样,腰佩长剑,垂着下巴,侍奉在皇帝的玉阶之下呢?显达了也不值得珍贵,穷困了也不值得悲伤。韩信羞于与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这样的人相比,祢衡以追随那些屠夫、酒贩之流为耻。

你难道没有看见李北海吗?他的英风豪气如今在哪里呢?你难道没有看见裴尚书吗?他的坟墓只有三尺高,上面长满了蒿草荆棘。我少年时就早想归隐五湖,看到这些更觉得应该把追求富贵的念头抛弃了。

李世绩之~也,置父于窦建德之刃下而不恤。(《读通鉴论·唐高宗》)
  1. 王十二:李白的友人,名字不详。十二是其排行。
  2. “昨夜”二句:用王子猷雪夜访戴逵的典故。王子猷,名徽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之子。居山阴,夜大雪,忽忆戴逵,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吴中,今江苏苏州一带。
  3. 狸膏金距:古时斗鸡之戏,为了使鸡得胜,在鸡头涂以狸膏(狸猫的油脂,鸡闻到狸的气味就畏缩),在鸡爪上装以金属的爪距。
  4. “坐令”句:形容斗鸡者的气焰嚣张,鼻息吹虹霓,极言其气势之盛。
  5. 哥舒:指哥舒翰,唐玄宗时名将,突厥族哥舒部人。他在青海大破吐蕃,后又攻克石堡城。
  6. 紫袍:唐代三品以上官员的官服为紫色,这里指高官厚禄。
  7. 直:同“值”。
  8. 鱼目:比喻平庸之辈。明月:即明月珠,比喻杰出之士。
  9. 骅骝(huá liú):骏马。拳跼(jú):局促不得伸展的样子。
  10. 蹇(jiǎn)驴:跛脚的驴子,比喻庸才。
  11. 折杨、黄华:都是古代通俗的歌曲。
  12. 清角:传说中黄帝所制的一种高雅的乐曲。
  13. 巴人: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地的通俗歌曲。阳春:即《阳春白雪》,古代楚地的高雅歌曲。
  14. 奇璞:奇异的玉璞,比喻杰出的人才。
  15. 苍蝇贝锦:苍蝇比喻进谗言的小人,贝锦比喻诬陷人的谗言。《诗经·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
  16. “曾参”二句:曾参,孔子的学生,以孝著称。有与曾参同名者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参的母亲,曾参杀人了,接连三次,曾母信以为真,投杼逾墙而走。
  17. 董龙:十六国前秦主苻生的嬖臣董荣,龙是他的小字。当时人们说:“董龙是何鸡狗,而令国士与之言!”
  18. 严陵:即严光,字子陵,东汉初人,曾与刘秀同学。刘秀称帝后,严光变姓名隐钓于富春江。刘秀多次征召,他都不应。高揖,长揖不拜。
  19. 长剑拄颐:战国时,楚国的庄辛对楚襄王说,楚国的大臣们“皆无上下之交,以见襄王,臣恐楚国之亡也。君王左州侯,右夏侯,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饭封禄之粟,而载方府之金,与之驰骋乎云梦之中,而不以天下国家为事。不知夫穰侯方受命乎秦王,填黾塞之内,而投己乎黾塞之外。襄王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栗。于是乃以执珪而授之为阳陵君,与淮北之地也。”这里“长剑拄颐”形容人在朝廷中地位显贵,意谓身佩长剑,剑柄可以触到面颊。
  20.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初属项羽,后归刘邦,被封为齐王、楚王,后被吕后所杀。绛灌:指绛侯周勃和颍阴侯灌婴,他们都是刘邦的开国功臣。韩信曾说:“生乃与哙等为伍!”羞与绛灌等并列。
  21. 祢衡:东汉末年文学家,恃才傲物,曾当众羞辱曹操,后被黄祖所杀。屠沽儿:屠夫、酒贩,指出身低微的人。
  22. 李北海:即李邕,曾任北海太守,世称李北海。他才华横溢,性格豪爽,后为李林甫所害。
  23. 裴尚书:指裴敦原,曾任刑部尚书,后被贬为涪州刺史,卒于任上。
  24. 五湖:这里指归隐江湖。传说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乘扁舟泛五湖而去。
  25. 钟鼎:钟鸣鼎食,这里指富贵荣华。

《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是李白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全诗情感跌宕起伏,充满了对现实的批判和对自身遭遇的不平。

诗的开篇以王子猷雪夜访戴的典故起兴,营造出一种高逸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自己与王十二之间的深厚情谊。接着,诗人描写了寒夜的美景,孤月、银河、北斗等意象,展现出一种辽阔、清幽的意境,为下文的抒情奠定了基础。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对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痛斥那些斗鸡之徒,凭借不正当手段获得皇帝的宠信,气焰嚣张;也批判了像哥舒翰这样的武将,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不择手段。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己吟诗作赋,才华横溢,却得不到世人的认可,“万言不直一杯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 “鱼目亦笑我,请与明月同”,以鱼目和明月比喻平庸之辈和杰出之士,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庸才得势、贤才被弃的不满;“骅骝拳跼不能食,蹇驴得志鸣春风”,以骏马和蹇驴比喻贤才和庸才,生动地描绘了贤才被压抑、庸才得势的社会现实。

在情感表达上,诗人既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如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也表现出一种超脱荣辱的旷达情怀,如 “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他以严子陵、韩信、祢衡等历史人物自比,表明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守自己的高尚品格和人生理想。

最后,诗人通过对李北海、裴尚书等历史人物的怀念,进一步感慨人生的无常和富贵的虚幻,从而坚定了自己归隐江湖的决心,“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

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豪放,情感真挚,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批判,又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充分体现了他的浪漫主义风格和傲岸不屈的精神。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后期。当时的李唐王朝,表面上看似繁荣昌盛,实则内部矛盾重重,政治腐败。唐玄宗晚年怠于政事,沉迷于声色犬马,宠信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之臣,使得朝廷上下乌烟瘴气。斗鸡之徒凭借迎合皇帝的喜好而飞黄腾达,而像哥舒翰这样的武将为了获取高官厚禄不惜滥杀无辜。李白本有远大的政治抱负,渴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然而,他在长安期间,虽然曾得到唐玄宗的赏识,供奉翰林,但却备受排挤和冷落,最终被“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李白四处漂泊,心情苦闷。此时,友人王十二在寒夜中独酌,怀念李白并写信给他,李白便写下了这首诗回复王十二,抒发自己的愤懑和感慨。
作者信息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古诗数量:1553名句数量:5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