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王安石 〔宋朝〕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赞美梅花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品格。同时,诗中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梅花比作雪,形象地写出了梅花的洁白。

  • 凌寒:冒着严寒。
  • 遥知:远远地知道。
  • :因为。
  •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梅花》是一首借物喻人的佳作。王安石借梅花在严寒中独自绽放、散发暗香的特点,来象征自己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坚守道德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同学们在学习这首诗时,要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同时学习诗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这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描绘出墙角梅花不惧严寒,傲然独放的景象,赞颂了梅花的孤独与坚韧。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通过视觉与嗅觉的结合,以雪喻梅,借梅的暗香,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高洁品质。诗人以梅花自喻,表现了自己在困境中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精神。

此诗创作于王安石第二次罢相期间。王安石变法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度被罢相。他在困境中,看到墙角处的梅花凌雪独自开放,借此诗来表达自己即使处于困境,依然坚持操守、保持高洁品质的心境。

作者信息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古诗数量:1482名句数量:3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