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

陆游 〔宋朝〕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

漠漠孤云未成雨。

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

壮心空万里,人谁许!黄阁紫枢,筑坛开府。

莫怕功名欠人做。

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

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小小的楼阁倚靠在秋空之下,下临着江边的小洲。天边那广漠的孤云,还未化作细雨。几声新雁的叫声传来,我回首遥望,故都杜陵究竟在何处?我虽有万里的壮志雄心,可又有谁能赞许我呢!

那宰相的高位,筑坛拜将的殊荣,不要担心没人去做。如今仔细思量,只有回归故乡这一条路了。回到石帆山脚下,种上三亩菱角。

1.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以豪放悲壮为主。

2. “感皇恩”是词牌名,又名“人南渡”“叠萝花”等。

3. 词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等表现手法。

  • 小阁:指词人所居的楼阁。
  • 秋空:秋天的天空。
  • 江渚:江边的小洲。
  • 漠漠:广漠的样子。
  • 新雁:刚从北方飞来的大雁。
  • 杜陵:在今陕西西安东南,这里借指北宋故都汴京。
  • 壮心:壮志雄心。
  • 黄阁紫枢:宰相官署,借指宰相。
  • 筑坛开府:指拜将封侯。
  • 熟计:仔细考虑。
  • 石帆山:在今浙江绍兴东南。

这首《感皇恩》是陆游词中的佳作,它以景衬情,情景交融,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复杂的情感。词的上阕通过写景,为下阕的抒情做铺垫,使情感的抒发更加自然、深沉。下阕则直接抒发了词人对仕途的失望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挣扎。

在学习这首词时,我们可以从意象、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体会词人的心境和创作意图。同时,也可以了解南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人的精神世界。

上阕写景,通过“小阁”“秋空”“江渚”“孤云”“新雁”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故都的思念之情。“壮心空万里,人谁许”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无人赏识的悲愤。

下阕抒情,“黄阁紫枢,筑坛开府。莫怕功名欠人做”,表面上是对功名的一种豁达态度,实际上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和自嘲。“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则明确表达了词人归隐的决心。最后“石帆山脚下,菱三亩”,描绘出一幅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图景,与上阕的孤寂、悲愤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词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此词创作时间不详,从词的内容推测,应是陆游后期的作品。陆游一生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但仕途坎坷,多次被罢官。在经历了诸多挫折后,他对仕途感到失望,便萌生了归隐的念头,这首词正是他这种心境的体现。

作者信息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古诗数量:5157名句数量:1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