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陆游 〔宋朝〕

离果州作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

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

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

水流云散各西东。

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鸠鸟啼鸣,催促着新绿快快生长,衔泥的燕子带走了残花败红。春光就像美人一样,谈心时情意绵绵,分别时却如此匆匆。

只以为真情容易抒写,却不知哀怨的诗句难以工巧。就像那水流云散,各自西东。

在那半个回廊的花院里,月光洒下;戴着斗笠,漫步在柳桥上,微风拂面。

1. 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其诗歌风格多样,既有慷慨激昂的爱国之作,也有细腻婉约的抒情篇章。

2. 《临江仙》是词牌名,有多种格式,这首词采用的是双调小令的形式。

3. 诗词中常运用比兴、象征等手法,如本词中将春光比作美人,以景衬情,使情感表达更加含蓄深沉。

  • 果州:州名,治所在今四川南充。
  • 鸠雨:鸠鸟在欲雨时叫声特别急促,古人以为可以“知雨”,故有“鸠唤雨”之说。
  • 燕泥:燕子筑巢所衔的泥土。
  • 残红:落花。
  • 论心:谈心。
  • 眷眷:依恋不舍的样子。
  • 分袂:离别。
  • :精巧。

上阕描绘了一幅暮春景色,“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以鸠鸟唤雨、燕子衔泥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春景渐逝的氛围。将春光比作美人,“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既写出了与友人分别时的眷恋不舍,又流露出时光短暂、相聚匆匆的遗憾。

下阕则抒发了内心的情感,“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反映出作者想要表达心中哀怨却难以找到恰当语句的苦恼。“水流云散各西东”,形象地描绘出友人离散、各自天涯的情景,增添了一份凄凉之感。

结尾“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以景结情,营造出一种清幽、孤寂的意境,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空间,余味悠长。

此词是陆游于乾道八年(1172)离果州(今四川南充)时所作。当时陆游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中,积极参与抗金活动,但不久王炎被召回朝廷,陆游也离开果州,这首词就是在他离开果州时抒发内心感慨之作。

作者信息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古诗数量:5157名句数量:1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