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陆游 〔宋朝〕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

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

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伴一竿钓竿,披一袭蓑衣,在清风明月和烟雨中悠然度日,家就住在严子陵钓台西边。卖鱼的时候生怕走近城门,更不用说会去到那繁华热闹的红尘深处了。潮水涨起时就划起船桨,潮水平稳时就系好缆绳,潮水退落时就放声高歌着回家。当时的人们错把我比作严光,可我只是一个无名的渔父罢了。
1. 陆游是南宋著名诗人,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也有清新自然的田园之作。 2. 《鹊桥仙》是词牌名,有多种变体,此词押仄声韵。 3. 严光(严子陵)是东汉时期著名隐士,他的事迹常被后人用来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描绘出渔父在自然环境中悠然垂钓的情景,“一竿”“一蓑”体现出生活的简朴。
  • 钓台:指严子陵钓台,在今浙江桐庐县西,东汉严光(字子陵)曾隐居于此钓鱼。
  • 红尘深处:指繁华热闹的都市。
  • 理棹:整理船桨,指划船。
  • 严光:字子陵,东汉隐士,曾与刘秀同学,刘秀称帝后,他隐居不仕,垂钓于富春江。
这首词以渔父自喻,是陆游内心世界的一种外在表达。词中描绘的渔父生活,看似简单平凡,实则蕴含着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一竿风月,一蓑烟雨”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远离尘世喧嚣的宁静之美,这正是作者所向往的生活境界。而“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则反映出作者对世俗名利的不屑和对纯洁心灵的坚守。下阕中渔父随潮起潮落而作息的生活方式,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最后作者强调自己是“无名渔父”,并非像严光那样有一定的名声和影响力,进一步表明了他的淡泊名利和低调谦逊。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陆游在晚年时的心境和追求。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远离尘世、悠然自得的渔父形象。上阕通过“一竿风月,一蓑烟雨”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淡泊的氛围,“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则进一步表现出渔父对世俗的厌恶和远离。下阕“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描绘了渔父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状态,充满了自由和洒脱。最后“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表明自己与严光不同,只是一个平凡的渔父,体现出作者的谦逊和对自我的清醒认识。整首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的不屑。
此词约作于陆游晚年,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晚年的他可能隐居于山水之间,以渔父自比,通过描绘渔父的生活,表达自己对宁静、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的淡泊和远离。
作者信息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古诗数量:5157名句数量:10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