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许给事夜直简诸公

崔颢 〔唐朝〕

西掖黄枢近,东曹紫禁连。

地因才子拜,人用省郎迁。

夜直千门静,河明万象悬。

建章宵漏急,阊阖晓钟传。

宠列貂蝉位,恩深侍从年。

九重初起草,五夜即成篇。

顾己无官次,循涯但自怜。

远陪兰署作,空此仰神仙。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西掖与黄枢相近,东曹和紫禁城相连。此地因才子的拜谒而增光,人们凭借省郎的身份得以升迁。夜间当值时千门万户一片寂静,银河明亮,万象仿佛都悬挂在天空。建章宫的更漏声急促,阊阖门的晓钟声传响。有幸位列貂蝉之位,多年来深受侍从之恩。在九重宫阙刚刚开始起草文书,五更天就写成了诗篇。看看自己没有官职品级,沿着生涯轨迹只能自我怜惜。远远地陪在兰署中作诗,只能在此处仰望诸位神仙般的人物。

1. 奉和诗是古代臣子应和皇帝或同僚诗作的一种诗歌形式,通常要体现出对对方的尊重和赞美。

2. 古代宫廷中有严格的值班制度,官员们会在夜间轮流当值,处理政务或撰写文书。

3. 貂蝉在古代不仅是装饰品,还代表了一定的官职和地位。

4. 五更计时是古代的计时方式,从黄昏到拂晓分为五更。

  • 西掖:中书省的别称。
  • 黄枢:指门下省。
  • 东曹:指尚书省。
  • 紫禁:指皇宫。
  • 省郎:指尚书省郎官。
  • 建章:汉代宫殿名,这里借指皇宫。
  • 宵漏:夜间的更漏,计时工具。
  • 阊阖:宫门名。
  • 貂蝉:汉代侍从官员帽上的装饰,后用作达官贵人的代称。
  • 五夜:即五更。
  • 兰署:指秘书省。

这首诗是崔颢的奉和之作,从结构上看,前半部分描写了许给事当值之地的环境和重要性,中间部分展现了宫廷夜间的景象和许给事的恩宠与才华,后半部分则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感慨。在语言上,用词典雅,对仗工整,如“西掖黄枢近,东曹紫禁连”“夜直千门静,河明万象悬”等,体现了较高的诗歌技巧。从情感表达上,既有对许给事的赞美和羡慕,也有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无奈和自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唐代官员的生活和宫廷文化,以及诗人在官场中的复杂心态。

诗的开头点明了许给事当值之地的重要位置,与皇宫相关的机构相连,暗示了此地的尊贵和重要性。“地因才子拜,人用省郎迁”既夸赞了许给事所在之地因才子而荣耀,也提及了人们在此凭借身份得以升迁的情况。中间描绘了夜间当值时的寂静环境,“夜直千门静,河明万象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宏大的氛围,更漏声和晓钟声增添了时间的流逝感和宫廷的庄严。“宠列貂蝉位,恩深侍从年”表现了许给事的恩宠和资历。“九重初起草,五夜即成篇”突出了许给事的才思敏捷。最后诗人顾己自怜,表达了自己在官场的不如意,只能仰望许给事等众人。整首诗既有对许给事的赞美,也有诗人自身的感慨,情感丰富且层次分明。

此诗是崔颢奉和许给事在夜间当值时写给诸位同僚的诗。许给事当值时可能写了诗发给大家,崔颢便作此诗回应。当时崔颢或许在官场地位不高,看到许给事等当值的情景,有感而发创作此诗。

作者信息
崔颢

崔颢 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古诗数量:94名句数量: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