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卢八象

崔颢 〔唐朝〕

客从巴水渡,传尔溯行舟。

是日风波霁,高堂雨半收。

青山满蜀道,绿水向荆州。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客人从巴水渡过,传来你逆水行舟的消息。那天风波已经停止,高堂前的雨也停了一半。蜀道上满是青山,绿水朝着荆州流去。

1. 崔颢是唐朝著名诗人,其代表作《黄鹤楼》被誉为唐人七律之首。

2. 巴水是古代重要的水系之一,在古代交通和文化交流中具有重要地位。

3. 蜀道在古代交通中非常重要,由于地势险要,常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

4. 荆州在古代是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许多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

  • 巴水:水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
  • 溯行舟:逆水行船。
  • 风波霁:风浪停止。霁,雨雪停止,云雾散开,天气放晴。
  • 高堂:高大的厅堂。这里可能指作者所处的地方。
  • 蜀道: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这里泛指蜀地的道路。
  • 荆州:古代九州之一,在今湖北、湖南一带。

这首诗以叙事开篇,通过友人的行程引出下文。中间对天气的描写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呼应了前面的“溯行舟”,也为后面的山水描写做了铺垫。最后两句的山水描写是全诗的亮点,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从艺术手法上看,诗人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简洁明快地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情感表达上,虽然没有直接抒发对友人的牵挂,但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关切。

这首诗开篇点明友人卢八象从巴水而来,逆水行舟,为全诗奠定了一种行程艰难的基调。“是日风波霁,高堂雨半收”描绘了当时的天气状况,风波平息、雨势渐歇,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也可能暗示着友人旅途的艰辛即将过去。“青山满蜀道,绿水向荆州”则是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蜀道上青山连绵,绿水悠悠流向荆州,既写出了友人行程的方向,也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开阔,通过对旅途和自然景色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关于《赠卢八象》的具体创作背景,资料记载较少。崔颢生活在唐朝开元、天宝年间,这一时期社会繁荣,文人之间交往频繁。此诗可能是崔颢在听闻友人卢八象逆水行舟前往荆州途中,结合当时的天气和地理环境等有感而发创作的赠别诗,以表达对友人的牵挂和祝福。

作者信息
崔颢

崔颢 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古诗数量:94名句数量: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