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谷读书示巴童

李贺 〔唐朝〕

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

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虫声唧唧,灯光显得更加微弱;夜寒袭人,药的气味格外浓重。你怜惜我这个像垂翅飞鸟般失意的人,不辞辛苦地一直陪伴着我。

李贺,字长吉,是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有“诗鬼”之称。他的诗作多以神话传说、鬼怪灵异为题材,想象丰富奇特,风格独特。这首诗体现了李贺诗歌中除奇幻瑰丽之外的另一种风格,即情感细腻、朴实真挚。

  • 虫响:指虫鸣声。
  • 灯光薄:灯光微弱。
  • 宵寒:夜晚寒冷。
  • 药气浓:药味浓烈。
  • 垂翅客:比喻失意之人,这里是诗人自比。
  • 尚相从:还一直跟随。

这首诗短小精悍,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从诗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李贺当时生活的困苦和内心的孤独。他将自己比作“垂翅客”,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在仕途上的挫折和无奈。而巴童的陪伴则成为他在困境中的一丝慰藉。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李贺的个人境遇,还能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同时,诗中对环境的描写也展现了李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以景写情,让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诗的前两句“虫响灯光薄,宵寒药气浓”描绘了一幅寒夜苦读的画面。虫鸣声衬托出环境的寂静,微弱的灯光暗示了生活的清苦,而浓重的药气则可能暗示诗人身体欠佳。这两句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后两句“君怜垂翅客,辛苦尚相从”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巴童的感激之情。“垂翅客”形象地表达了诗人自己仕途失意的处境,而巴童不辞辛苦地陪伴,让诗人倍感温暖。整首诗情感真挚,以景衬情,体现了李贺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

李贺一生仕途坎坷,怀才不遇。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昌谷家中读书时所作,当时他处境不佳,心情抑郁。巴童是他的小书童,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李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巴童不离不弃的感激之情。

作者信息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

古诗数量:453名句数量: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