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光谢。
过暮雨、芳尘轻洒。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
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
须知此景,古今无价。
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
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
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炎光谢。
过暮雨、芳尘轻洒。
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
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
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
闲雅。
须知此景,古今无价。
运巧思穿针楼上女,抬粉面、云鬟相亚。
钿合金钗私语处,算谁在、回廊影下。
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
暑气渐渐消退,傍晚一场雨过后,路上的尘埃被轻轻洒净。刚露出的凉气和清风,让庭院清爽宜人,天空如水洗般澄澈,一弯新月像玉钩遥挂天边。想来是织女感叹与牛郎长久分离,正打算赴旧约,驾着风轮前来。极目远望,微云缓缓飘过,明亮的银河高高倾泻。
这般景致闲适优雅。要知道这样的美景,古往今来都是无价的。楼上的女子们正巧妙地穿针引线,她们扬起粉脸,云鬓相互低垂。在那钿合金钗的私语之处,不知是谁正躲在回廊的暗影下。只愿天上人间,都能享有这般欢娱,每年的今夜都如此。
1.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巧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起源于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后演变成象征爱情的节日。
2. 穿针乞巧: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之一,女子们在这一天比赛穿针,以祈求心灵手巧。
3. 牛郎织女传说:中国民间流传甚广的爱情传说,讲述了牛郎和织女被天河分隔,只能在每年七夕相会的故事。
4. 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
柳永的《二郎神》围绕七夕节展开,上阕先描绘了七夕夜晚的自然景色,从天气的变化到天空的星月,为整首词奠定了一种清幽、神秘的基调。其中“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一句,将神话传说与现实景色相结合,使画面更具奇幻色彩。
下阕则聚焦于人间女子在七夕节的活动。“运巧思穿针楼上女”生动地展现了女子们参与传统习俗的场景,体现了节日的热闹氛围。而“钿合金钗私语处”则暗示了女子们对爱情的期待和向往。最后“愿天上人间,占得欢娱,年年今夜”一句,既是女子们的美好心愿,也表达了作者对世间美好情感的祝福。
从艺术手法上看,柳永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景物和人物,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七夕节的独特魅力。同时,他巧妙地将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融合,丰富了词的内涵,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词以七夕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幽、浪漫的七夕夜景图。上阕写景,通过描写暑气消退、暮雨初歇、新月高悬、银河倾泻等景象,营造出一种空灵、静谧的氛围,同时巧妙地融入了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增添了浪漫色彩。下阕写人,着重刻画了女子们穿针乞巧、私语许愿的场景,展现了七夕节的民俗风情和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整首词情景交融,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自然,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间情感的深刻表达,体现了柳永词的独特风格。
这首词创作于七夕节。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相传这一天牛郎织女会在鹊桥相会。柳永生活在北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昌盛,节日氛围浓厚。他可能在七夕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看到人们庆祝节日的热闹场景,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