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倚阑

程垓 〔宋朝〕

春犹浅,柳初芽,杏初花。

杨柳杏花交影处,有人家。

玉窗明暖烘霞。

小屏上、水远山斜。

昨夜酒多春睡重,莫惊他。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春天刚刚来临,柳树才吐出新芽,杏花也刚刚绽放。在杨柳与杏花相互交织的影子下,住着一户人家。精美的窗户明亮而温暖,映照着天边的云霞。小小的屏风上,画着远处的山水。昨夜饮酒过多,春日里睡得格外香甜,不要惊扰了他。

程垓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其词风婉约细腻,多写男女之情和日常生活中的感受。在这首词中运用了写景抒情的手法,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写来表达一种闲适、惬意的心境。词中的意象如“柳”“杏”“玉窗”“小屏”等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柳”在古代诗词中常与离别有关,而在这首词中则是春天的象征;“玉窗”“小屏”等则体现了生活的精致和闲适。

  • 犹浅:刚刚开始,还不深。
  • 交影:指杨柳和杏花的影子相互交织。
  • 玉窗:精美的窗户,通常用来形容富贵人家的窗户。
  • 烘霞:映照出天边的云霞。
  • 春睡重:春日里睡得很沉。

这首《愁倚阑》是一首很典型的描绘春日生活的小词。首先,在理解诗词时,要注意诗词中的意象和词语的含义,比如“春犹浅”明确了时间是早春,“柳初芽,杏初花”通过具体的景物进一步描绘了早春的特征。其次,要体会词人的情感,从整首词的意境来看,词人并没有明显的忧愁情绪,而是展现出一种对春日生活的欣赏和享受。最后,在学习诗词时,可以多留意诗词的写作手法,像这首词中先写景后写人,通过景色的铺垫来烘托人物的状态,这种手法可以让诗词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美好的春日图景。上阕通过对早春景色的描写,如“春犹浅,柳初芽,杏初花”,展现出春天刚刚到来时的清新与生机。“杨柳杏花交影处,有人家”则为画面增添了一份生活气息,让人仿佛看到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有一户人家安然居住。下阕从室外的景色转到室内,“玉窗明暖烘霞”描绘出窗户明亮温暖,映照着云霞的景象,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小屏上、水远山斜”则通过屏风上的山水画面,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宁静悠远的氛围。最后“昨夜酒多春睡重,莫惊他”,将笔触落到一个人身上,表现出此人在春日里闲适惬意的状态,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生活情趣。整首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程垓是南宋时期的词人,他的词多写男女之情。这首《愁倚阑》创作背景可能是在一个春日,词人看到早春的景色,联想到生活中的点滴,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词。或许是在经历了一段闲适的时光后,对眼前宁静美好的景象有所感触,从而写下了这首描绘春日人家生活的小词。

作者信息
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古诗数量:221名句数量: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