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程垓 〔宋朝〕

夜来风雨匆匆,故园定是花无几。

愁多怨极,等闲孤负,一年芳意。

柳困花慵,杏青梅小,对人容易。

算好事长在,好花长见,元只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旧事,旧星星、不堪重记。

如今但有,看花老眼,伤时清泪。

不怕逢花瘦,只愁怕、老来风味。

待繁红乱处,留云借月,也须拚醉。

作者事迹 名句例句

马援祠  马援祠遗址建于清代,它位于杨陵区五泉镇毕公村。来到马援祠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马氏后裔缅怀先祖所立下的石碑。而中国杨凌马援故里海内外联谊总会也设立在这里。  马援祠里供奉着马援、马融、马超三位著名历史人物。马援,字文渊,兴平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因战功被封为扶波将军,封新昔候。马援的祖先据说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赵奢曾打败秦军,功勋卓著,被赵惠文王赐号为马扶君,自此,赵奢的后人便以马为姓。汉武帝时,马家从邯郸移居茂陵。在马援祠内,立着一块马援故里碑,为康熙三十六年所立功德碑。碑高1.86米,碑首浮雕二龙戏珠图案,碑额印刻篆书“皇清”二字,碑文记述了马融、马援、马超的生平概况。如今海外马姓族人把杨凌马援祠当成了宗族圣地,台湾、马来西亚等地华人多次来到杨凌祭祖。在马援祠前,就立着两块祭祖纪念碑,马援祠已经成立杨凌和海外华人联系的一个纽带。

马援墓  马援墓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西3.5公里的伏波村旁,是一座圆形夯土堆墓,高约10米,直径约10米,墓前有“汉伏波将军马公墓”和“始祖伏波将军马公援墓”、“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马援墓”石碑各一通,精美石雕一块。

伏波庙  在湖南省渌口镇湘江分流渌江边,有一处为马援建造的公园,名伏波公园(庙),本地人视马援为心中的“守护神”,毛主席曾在抗日战争时期在伏坡公园寄宿一晚。  后唐武安军节度使马殷,尊马援为先祖,奏请唐王恩准伏波将军马援为昭陵(灵)英烈王。  唐明宗天成二年(公元927年),马殷踞湖南时,在伏波岭立神祠,名曰 “伏波祠”,又称 “大王庙” 。  另在广西横县也有一座伏波庙,位于横县云表镇站圩东南3公里的郁江乌蛮滩北岸,距县城28公里,是为纪念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平定叛乱、定疆界、在乌蛮滩疏河通航而建的一座祭祀性建筑。始建年代不详。

伏波祠  雷州伏波祠又名伏波庙,位于雷城南亭街,始创于东汉,是岭南古老祠庙之一,属雷州市文物保持单位。祠内敬奉西汉邳离侯路博德及东汉新息侯马援两位伏波将军。

如果用~来形容这个女孩的容貌,一点也不过分。
作者信息
程垓

「程垓」字正伯,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中表程之才(字正辅)之孙。淳熙十三年(1186)游临安,陆游为其所藏山谷帖作跋,未几归蜀。撰有帝王君臣论及时务利害策五十篇。绍熙三年(1192),已五十许,杨万里荐以应贤良方正科。绍熙五年(1194)乡人王称序其词,谓“程正伯以诗词名,乡之人所知也。余顷岁游都下,数见朝士,往往亦称道正伯佳句”。冯煦《蒿庵论词》:“程正伯凄婉绵丽,与草窗所录《绝妙好词》家法相近。”有《书舟词》(一作《书舟雅词》)一卷。

古诗数量:221名句数量: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