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山水

未知 〔唐朝〕

太华峰前是故乡,路人遥指读书堂。

如今老大骑官马,羞向关西道姓杨。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太华山前就是我的故乡,路上的行人远远地指着我当年读书的学堂。如今我已年老,骑着官府的马匹,却不好意思在关西地区说出自己姓杨。

1. 太华山:即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

2. 关西:古代地理概念,不同时期所指范围略有不同,通常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在唐代是重要的地理区域。

3. 诗歌中的今昔对比手法:此诗通过回忆年少时在故乡的生活与如今年老为官的状态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太华峰:指西岳华山,在今陕西省华阴市,以险峻著称。
  • 读书堂:指诗人年少时读书的地方。
  • 老大:指年老、年岁大了。
  • 官马:官府的马匹,此处暗示诗人担任官职。
  • 关西:古地区名,一般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这里大概指诗人故乡一带。

我们先来整体了解这首诗的内容。诗人开篇就点出太华山前是自己的故乡,当路人远远指着他曾经的读书堂时,引发了他对过往的回忆。年少时在故乡的读书时光是难忘的,那里承载着他最初的梦想和纯真的记忆。

而“如今老大骑官马”,则展现了时光的流逝,诗人已不再年轻,并且身处官场。但一个“羞”字,却道出了他内心的不平静。为什么会羞于在关西道姓杨呢?或许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为官多年,未能为故乡做出什么贡献;或许是官场的沉浮改变了他,让他觉得与故乡的淳朴渐行渐远;又或许是他在官场中经历了太多,心生疲惫,愧对故乡的养育之恩。

这首诗篇幅虽短,但情感饱满。它不仅仅是在抒发对故乡的思念,更包含了对人生历程的反思。通过简单的语言,勾勒出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老者复杂的心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首诗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前两句“太华峰前是故乡,路人遥指读书堂”,点明故乡所在,并由路人遥指读书堂,唤起对年少时在故乡读书生活的回忆,充满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后两句“如今老大骑官马,羞向关西道姓杨”,则写出了如今自己年老为官的状态,却因某种原因羞于在故乡一带提及自己的姓氏。这种“羞”字,蕴含着诗人对故乡的愧疚、对官场生涯的感慨等多重情绪,使得诗歌情感真挚而深沉,余味悠长。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字字含情,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巧妙融合。

由于此诗作者未知,具体创作背景难以确切考证。从诗句内容推测,可能是一位久在官场的老者,在看到描绘故乡山水的画作后,触景生情而作。诗人可能年少时在故乡太华山前读书,后来外出为官,年老时回首往事,生出对故乡的复杂情感。

作者信息
未知

未知

古诗数量:4870名句数量:9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