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润州鹤林寺

张祜 〔唐朝〕

古寺名僧多异时,道情虚遣俗情悲。

千年鹤在市朝变,来去旧山人不知。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古老的寺院和有名的僧人大多已处在不同的时代,修道之人的心境空虚淡泊,排遣了世俗之人的悲伤情怀。

千年的仙鹤依然存在,而世间的繁华与变迁却不断更迭,仙鹤在旧时的山林间来来去去,世间的人们却不曾知晓。

1. 张祜:唐代诗人,以宫词、山水诗著称,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多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2. 鹤林寺:历史悠久的古寺,在唐代是文人雅士游览题咏的胜地,因常有仙鹤栖息的传说而得名。

3. 对比手法:诗中运用“千年鹤在”与“市朝变”的对比,突出世事无常与永恒之物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4. 道情与俗情:道情指超脱世俗的出世情怀,俗情指世俗的喜怒哀乐,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两种不同人生境界的思考。

  • 润州鹤林寺:润州,古地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一带;鹤林寺是当地一座古老的寺院。
  • 异时:不同的时代。
  • 道情:修道之人的心境、情怀。
  • 虚遣:空虚淡泊地排遣、消除。
  • 俗情:世俗之人的情感。
  • 市朝:指世间的繁华俗世、官场朝廷,代指世间的变迁。
  • 旧山:旧时的山林,指鹤林寺周围的山林。

《题润州鹤林寺》是张祜游览鹤林寺时所作的一首抒情小诗。诗人一进入古寺,便感受到了岁月的沧桑,古寺依旧,但名僧已换了一代又一代,这种物是人非的感慨油然而生。

在寺中,诗人体会到修道之人那种超脱世俗的心境,这种心境能够排遣世俗生活中的种种悲伤。而“千年鹤在市朝变”一句,更是将这种感慨推向深处,仙鹤历经千年依然存在,见证了世间无数的繁华与变迁,可它在旧时山林中来去,世间的人们却很少去留意。

整首诗看似写景写物,实则是借鹤林寺的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叹,同时也流露出对那种不被世俗所扰的超然境界的向往。我们读这首诗时,要体会其中的对比手法,感受诗人在平淡语言中蕴含的深沉情感和人生思考。

这首诗以鹤林寺为载体,巧妙地将古寺、名僧、仙鹤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悠远空灵的意境。首联“古寺名僧多异时,道情虚遣俗情悲”,通过古寺名僧已非旧时之人,对比出道情的超脱与俗情的悲苦,奠定了全诗淡泊而略带伤感的基调。

颔联“千年鹤在市朝变,来去旧山人不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以“千年鹤”的不变与“市朝变”的无常形成鲜明对比,仙鹤在旧山上来去自如,而世人却浑然不觉,既写出了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又暗含了对超然物外境界的赞美。全诗语言质朴平淡,却蕴含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

张祜是唐代诗人,一生仕途不顺,常漫游各地,寄情于山水寺院之间。鹤林寺作为润州的名寺,历史悠久,环境清幽,是文人墨客常驻足之地。诗人来到鹤林寺,看到古寺的沧桑、世事的变迁,心生感慨,于是写下这首诗,表达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叹,以及对超脱世俗的道情的向往。

作者信息
张祜

张祜 字承吉,邢台清河人,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古诗数量:395名句数量: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