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掇野蔬寄袭美有作

陆龟蒙 〔唐朝〕

野园烟里自幽寻,嫩甲香蕤引渐深。

行歇每依鸦舅影, 挑频时见鼠姑心。

凌风蔼彩初携笼,带露虚疏或贮襟。

欲助春盘还爱否,不妨萧洒似家林。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在烟雾笼罩的野园中独自悠然探寻,鲜嫩的菜芽和芳香的花草引导着我渐渐深入。

行走停歇时常常依靠在鸦舅树的树荫下,频繁挑拣野菜时不时看到牡丹的花心。

迎着风,带着美好的色彩,开始提着笼子采摘;带着露水,那些稀疏的野菜有时就直接放在衣襟里。

想要用这些野菜来丰富你的春盘,不知你是否喜欢?希望这些野菜能像在自家园林里那样自在洒脱。

1. 陆龟蒙:晚唐诗人、文学家,与皮日休齐名,并称“皮陆”,其诗多写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2. 唱和诗:古代文人之间相互酬答的诗歌,往往是一方作诗后,另一方依照原诗的韵脚或题意作诗回应,体现了文人之间的交往和才情。

3. 春盘:古代立春日的习俗物品,包含多种蔬菜、水果等,有迎春、祈福的寓意,反映了古代的节日文化。

4. 诗中意象:如“野园”“嫩甲”“香蕤”“鸦舅”“鼠姑”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田园生活的画面,体现了唐诗中借景抒情的特点。

5. 牡丹别名“鼠姑”:这一别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较为常见,了解花卉的别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典诗词的内容。

  • 偶掇:偶然采摘。
  • 野蔬:野生的蔬菜。
  • 袭美:指皮日休,字袭美,是陆龟蒙的好友,二人常以诗唱和。
  • 嫩甲:指鲜嫩的菜芽。
  • 香蕤:芳香的花草。蕤,草木的花下垂的样子。
  • 鸦舅:鸟名,即乌鸦。一说指树木,如乌桕树。
  • 鼠姑:牡丹的别名。
  • 蔼彩:美好的色彩。
  • 虚疏:指稀疏的野菜。
  • 贮襟:放在衣襟里。
  • 春盘:古代习俗,立春日用蔬菜、水果、饼饵等装盘,馈送亲友或自食,称春盘。
  • 家林:自家的园林,这里指自在舒适的环境。

《偶掇野蔬寄袭美有作》是陆龟蒙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作。我们先来整体把握诗歌的脉络,诗人从在野园探寻野蔬写起,详细描述了采摘过程中的所见所做,最后表达了将野蔬寄给友人的心意。

从情感表达来看,全诗洋溢着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与友人之间的真挚情谊。诗人在野园中探寻、采摘野蔬,享受着自然带来的乐趣,这种闲适的心境通过诗句传递出来。而将采摘的野蔬寄给友人,更是体现了朋友间分享生活点滴的温暖。

在艺术手法上,诗歌运用了细腻的细节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刻画。“行歇每依鸦舅影,挑频时见鼠姑心”等句,通过具体的动作和景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同时,语言质朴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精准地传达出田园生活的韵味。

了解这首诗,不仅能让我们欣赏到唐诗的艺术之美,还能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友情观念,以及当时的民俗文化,如“春盘”的习俗等,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风貌。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采摘野蔬的情景,充满了田园生活的闲适与乐趣。首联“野园烟里自幽寻,嫩甲香蕤引渐深”,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朦胧清幽的意境,诗人在烟雾弥漫的野园中独自探寻,被鲜嫩的菜芽和芳香的花草吸引着不断深入,展现出对自然的喜爱。

颔联“行歇每依鸦舅影,挑频时见鼠姑心”,细节描写细腻,诗人行走停歇时依靠鸦舅树影,挑拣野菜时看到牡丹花心,将采摘过程中的情景娓娓道来,画面感十足,也透露出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颈联“凌风蔼彩初携笼,带露虚疏或贮襟”,描绘了采摘时的状态,迎着风带着美好的色彩开始用笼子装,带着露水的稀疏野菜有时就放在衣襟里,用词生动,让人仿佛能看到诗人采摘野蔬时的画面。

尾联“欲助春盘还爱否,不妨萧洒似家林”,以询问的语气表达了想将野蔬送给友人丰富春盘的心意,同时希望这些野蔬能像在自家园林中一样自在,既体现了友情,又暗含着对闲适生活的赞美,余味悠长。

陆龟蒙是晚唐时期的文学家、农学家,他隐居在松江甫里(今江苏苏州甪直),生活闲适,喜爱田园风光和自然野趣。这首诗是他偶然采摘了野蔬,寄给好友皮日休(袭美)时所作。当时文人之间常有唱和赠答的雅趣,通过寄送物品并附诗,表达友情和生活中的闲情逸致。诗中描绘了采摘野蔬的情景,体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与友人分享的心意。

作者信息
陆龟蒙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古诗数量:691名句数量: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