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妇诗

秦嘉 〔汉朝〕

肃肃仆夫征,锵锵扬和铃。

清晨当引迈,束带待鸡鸣。

顾看空室中,髣髴想姿形。

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

何用叙我心,遗思致款诚。

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

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

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

愧彼赠我厚,惭此往物轻。

虽知未足报,贵用叙我情。

译文 作者事迹 注解 赏析

  郎严肃而披甲上征途,锵锵扬和的铃声响起。
  清晨时引着马步迈出,束好带子等待鸡鸣。
  回顾空空的房间,仿佛见到你的身影。
  分别后怀着万般思念,坐卧之间心神不宁。
  何必借言表达我的心事,余情满怀,发自真诚。
  你的美貌好似宝钗耀眼,像明镜可以照见身姿。
  芬芳香气消除污垢,素琴发出澄净的声音。
  诗人感激这木瓜,欲答谢你那玉琼。
  我愧对你的厚意,惭愧自己给你的东西轻薄。
  虽然明白还不够回报,但贵为你表达我的情感之所。

  南宋绍定五年(1232),欧宁人、进士朱继芳到德化任职,在晋谒长官祠并读颜诗后,曾以次韵作《和颜长官百咏》,该诗今犹存,收辑于《德化文史资料》第三期(1980年3月版)。颜仁郁辞世后,葬于三班纱帽峰山腰。德化人民为怀念他,绘像恭奉,并于龙浔山腰及三班湖内寨(亦称归德寨)立祠,称“长官祠”,塑像奉祀。其后民间将他神化,传他“在世爱民,死而爱国”,宋末曾“显圣拒元”,后又屡次“显圣抵御匪寇”,有“光前扶后,济世保民”之功。南宋乾道四年(1168)敕封为忠应侯,赐额“忠应庙”。宝庆元年(1225)加封济灵王,二年又加封孚佑王。明嘉靖德化知县许仁(1528~1530年任)建乡贤祠,请于学院高贲,奉仁郁为首祀乡贤。仁郁妻郑钰,三班硕杰郑孚奕之女,册封为一品夫人,卒与仁郁合葬;继室姚氏,永春桃溪人,册封为一品协灵夫人,卒后迁葬其侧。子颜蕃(郑出,姚养成),长成后移居永春,其子孙先后徙居漳州、古田、台湾、广东等地,肇基蕃衍,枝繁叶茂,桂馥兰馨。仁郁墓及故居永茂堂,现为德化县文物保护单位。泗滨名士、南宋淳熙七年至十一年(1180~1184)知德化县事颜敏德曾谒归德寨并诗:二百年来孺慕深,德声教泽惬民心;造祠想见公如在,灵镇寨湖颂至今。绍定三年(1230)七月,福建仙游县隐士林云亦曾到庙留题:当年俯首仰庙池, 曾向南州制魅魑;生死乐哀无二憾, 请君细读长官诗。干戈五季血成川, 市井依公一帖然;汉代神灵天助顺, 公然无意扫腥膻。清康熙年间,德化县典史颜志美(三班泗滨人)谒湖内寨长官祠留题:当年德政纪鸿猷, 兴废未知几度秋;一到故祠无限感。湖山云水两悠悠。清乾隆年间,泗滨里人颜种玉谒庙留题:山川清淑气,人杰地钟灵;归德钦膺长,居民赖以宁。邦家栋梁望,姓字里居馨;名世虽恒产,几乎独残形。殊允起阡陌,诞降擅风霆;忠贞炳日月,庙儿凌何兵。圣贤生迈种,邹鲁著芳型;护国奇勋在,荣封仰宗庭。

  ①肃肃:疾行貌。
  ②锵锵:铃鸣声。和铃:悬挂于车轼木之铃。
  ③引迈:启程。
  ④遗思:致送思念之情。以上二句谓不必细叙已意,只希望留赠之物能够致送自己一片诚挚的思念之情。
  ⑤宝钗:以下所言“明镜”等物均为诗人对妻子的馈赠。事见其《重报妻书》:“闻得此镜,既明且好,形观文彩,世所希有,意甚爱之,故以相与。并致宝钗一双,价值千金,龙虎组履一纟两;好香四种各一斤;素琴一张,常所自弹也。明镜可以鉴形,宝钗可以耀首,芳香可以馥身去秽,麝香可以辟恶气,素琴可以娱耳。”
  ⑥木瓜:与下句“瑶琼”语皆出自《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指欲以更珍贵的物品来报答对方的一片情意。
  ⑦“虽知”句:言己已赠之物不足以回报深情。

  都以“赋”的写法,具体细致地描述怀念妻子的“真事真情”。清晨待发时“顾看空室中,仿佛想姿形。一别怀万恨,起坐为不宁。”与第一首读妻书后“独坐空房中,谁与相劝勉”、“忧来如循环,匪席不可卷”前后呼应,一以贯之。若与“临食不能饭”、“伏枕独辗转”的直叙其事的家常语相比,“宝钗好耀首”四句似显华瞻,但这是由所写事物本身特点决定,与妻子闺房生活的氛围也是和谐的。
  以家常语,写夫妻情,情深意厚,富于生活实感,是《赠妇诗》三首的突出特色,亦是它最值得称道的地方。“真事真情,千秋如在,非他托兴可以比肩。”明人胡应麟这一评语,殊非过誉。

作者信息
秦嘉

秦嘉,字士会,陇西郡(治狄道,在今甘肃临兆县南)人。生卒年不详。桓帝时,为郡吏。后为郡上计入京,留为黄门郎。数年后病卒。秦嘉的作品今存者只有《与妻徐淑书》、《重报妻书》两篇文章和《赠妇诗》三首。

古诗数量:13名句数量: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