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胡行

曹丕 〔魏晋〕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

嘉肴不尝,旨酒停杯。

寄言飞鸟,告余不能。

俯折兰英,仰结桂枝。

佳人不在,结之何为?从尔何所之?乃在大诲隅。

灵若道言,贻尔明珠。

企予望之,步立踟蹰。

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早上和佳人相约,到傍晚她却还没来。美味佳肴无心品尝,美酒也停下不饮。托飞鸟带话,告诉她我不能再等。俯身折下兰英,仰头攀折桂枝。佳人不在,折这些又有什么用呢?你要到哪里去呢?原来在大海的角落。神灵传达话语,赠你明珠。我踮起脚盼望她,徘徊踱步。佳人不来,一刻都难以忍受。

1. 曹丕是曹魏开国皇帝,也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风格清绮哀婉。

2. “秋胡行”是乐府旧题,古辞内容叙述秋胡戏妻的故事,曹丕此诗与古辞内容无关,只是借用了这个题目。

3. 诗中运用了比兴手法,如兰英、桂枝等意象,常用来象征美好、高洁的品质。

  • 佳人:指诗人所思念的人。
  • :约会。
  • 日夕:傍晚。
  • :竟然。
  • 嘉肴:美味的菜肴。
  • 旨酒:美酒。
  • 兰英:兰花。
  • 灵若:神灵。
  • :赠送。
  • 企予:踮起脚跟。
  • 踟蹰:徘徊不前。
  • 斯须:片刻。

这首诗以一个日常的约会场景展开,展现了诗人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世界。从等待佳人时的满心期待,到逐渐产生的失望和焦虑,诗人通过一系列的行为和心理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在语言表达上,简洁而生动,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能准确地传达出情感的起伏。同时,诗中的意象运用也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韵味,使整首诗在情感的抒发上更加含蓄深沉。对于理解魏晋时期文人的情感世界和诗歌创作风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全诗情感真挚,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等待佳人时的急切、失落之情。开篇点明约会却佳人不至,通过“嘉肴不尝,旨酒停杯”细腻地表现出诗人无心饮食的状态,凸显出等待的煎熬。折兰英、结桂枝的动作,既表现出诗人的殷勤,又在“佳人不在,结之何为”的自问中透露出无奈和失落。最后“佳人不来,何得斯须”直接抒发了诗人难以忍受佳人不来的急切心情。整首诗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此诗具体创作背景不详。不过曹丕生活在魏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斗争激烈。这首诗可能是诗人在情感上有所寄托,借与佳人的约会不至,抒发内心的期待、失望、思念等复杂情感,也有可能是借佳人来隐喻某种理想、抱负未能实现。

作者信息
曹丕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魏文帝集》二卷。另外,曹丕著有《典论》,当中的《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古诗数量:64名句数量: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