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薄篇

张华 〔魏晋〕

末世多轻薄,骄代好浮华。

志意既放逸,赀财亦丰奢。

被服极纤丽,肴膳尽柔嘉。

僮仆余粱肉,婢妾蹈绫罗。

文轩树羽盖,乘马鸣玉珂。

横簪刻玳瑁,长鞭错象牙。

足下金鑮履,手中双莫邪。

宾从焕络绎,侍御何芬葩。

朝与金张期,暮宿许史家。

甲第面长街,朱门赫嵯峨。

苍梧竹叶清,宜城九酝醝。

浮醪随觞转,素蚁自跳波。

美女兴齐赵,妍唱出西巴。

一顾倾城国,千金不足多。

北里献奇舞,大陵奏名歌。

新声逾激楚,妙妓绝阳阿。

玄鹤降浮云,鲟鱼跃中河。

墨翟且停车,展季犹咨嗟。

淳于前行酒,雍门坐相和。

孟公结重关,宾客不得蹉。

三雅来何迟?耳热眼中花。

盘案互交错,坐席咸喧哗。

簪珥或堕落,冠冕皆倾斜。

酣饮终日夜,明灯继朝霞。

绝缨尚不尤,安能复顾他?留连弥信宿,此欢难可过。

人生若浮寄,年时忽蹉跎。

促促朝露期,荣乐遽几何?念此肠中悲,涕下自滂沱。

但畏执法吏,礼防且切磋。

古诗译文 古诗注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末代社会多有轻薄之徒,骄纵的时代喜好浮华之风。他们意志放纵不羁,钱财富足奢侈。所穿的衣服极其纤细华丽,吃的菜肴全是精美佳肴。僮仆吃剩的是粱肉,婢妾脚踏着绫罗绸缎。乘坐的彩车树立着羽毛装饰的车盖,拉车的马佩戴着玉石马饰。头上横插着刻有花纹的玳瑁簪子,手中挥舞着镶嵌象牙的长鞭。脚下穿着饰有金箔的鞋子,手中握着一对宝剑。宾客随从光彩照人、络绎不绝,侍从护卫多么艳丽。早上与金氏、张氏等权贵相约,晚上住宿在许氏、史氏等豪族家中。豪门大宅正对着长街,朱红的大门高大巍峨。有苍梧产的竹叶清酒,宜城酿的九酝美酒。酒面上的浮沫随着酒杯转动,酒中的泡沫自然地跳动。有来自齐、赵之地的美女,唱出的美妙歌声来自西巴。她们一回头就能使城和国为之倾倒,就算花费千金也不算多。北里之地献上奇异的舞蹈,大陵之地演奏著名的歌曲。新的歌声比激楚之音更加动人,美妙的歌妓超过了阳阿之女。歌声能让玄鹤从浮云中降下,能让鲟鱼从河中跃出。就连墨翟也要停车聆听,展季也会为之叹息。淳于髡在前面依次敬酒,雍门周坐在一旁应和。陈遵关上重重门户,宾客们不得离开。三雅杯来得多么迟缓啊,饮酒至耳热眼花。盘中的菜肴相互交错,座位上的人都在喧哗。头上的簪子、耳环有的掉落了,帽子都倾斜了。尽情饮酒从早到晚,明亮的灯火延续到朝霞出现。即使像楚庄王宴会上有人扯断帽缨那样的事情也不怪罪,又怎么能再顾及其他呢?流连忘返整整两天两夜,这样的欢乐难以超越。人生就像短暂的寄居,时光很快就会虚度。如早晨的露水般短暂,荣华欢乐又能有多少呢?想到这些心中悲伤,泪水禁不住滂沱而下。只是害怕执法的官吏,还是要遵循礼仪规范好好反思。

  • 末世:末代,指一个朝代的末期。
  • 骄代:骄纵的时代。
  • 放逸:放纵不羁。
  • 赀财:钱财。赀,通“资”。
  • 被服:穿着。
  • 柔嘉:精美,可口。
  • 文轩:有彩绘装饰的车子。
  • 羽盖:用羽毛装饰的车盖。
  • 玉珂:马络头上的装饰品,多为玉石制成,行走时相击发声。
  • 玳瑁:一种海龟,其甲壳可做装饰品。
  • 莫邪:古代宝剑名。
  • 金张:指西汉时的金日磾和张安世,二人都是显贵之家。
  • 许史:指西汉时的许广汉和史恭,二人都是外戚。
  • 甲第:豪门贵族的宅第。
  • 苍梧:古郡名,在今广西梧州一带,以产酒闻名。
  • 竹叶清:酒名。
  • 宜城:今湖北宜城,以产酒闻名。
  • 九酝醝:一种经过多次酿造的美酒。
  • 浮醪:浮在酒面上的泡沫。
  • 素蚁:酒面上的浮沫。
  • 齐赵:战国时的齐国和赵国,以出美女著称。
  • 西巴:指巴郡、蜀郡一带,古代认为那里出善歌的女子。
  • 北里:古舞曲名。
  • 大陵:古地名,以出善歌者著称。
  • 激楚:古代歌曲名,声调激越。
  • 阳阿:古地名,以出善舞的女子著称。
  • 玄鹤:黑鹤,传说中它会被美妙的音乐所吸引。
  • 墨翟:即墨子,战国初期思想家,主张节俭,反对奢侈。
  • 展季:即柳下惠,春秋时鲁国的贤士,以品行端正著称。
  • 淳于:指淳于髡,战国时齐国的辩士,以善饮著称。
  • 雍门:指雍门周,战国时齐国的琴师。
  • 孟公:指陈遵,西汉时人,性好客,每次宴请宾客,都关上大门,把客人的车辖投入井中,使客人不得中途离去。
  • 三雅:指伯雅、仲雅、季雅三种酒杯。
  • 绝缨:据《说苑·复恩》记载,楚庄王宴请群臣,烛灭,有人趁机拉扯庄王美人的衣服,美人扯断了那人的帽缨,庄王却下令让群臣都扯断帽缨,然后才重新点灯,后来在战争中扯断帽缨的人奋勇作战,报答了庄王。
  • 信宿:连宿两夜。
  • 浮寄:指人生短暂,如寄身于世间。
  • 蹉跎:虚度光阴。
  • 促促:短暂、急促的样子。
  • 礼防:礼仪的约束。

这首诗是张华的代表作之一,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

在内容上,诗歌开篇就指出“末世多轻薄,骄代好浮华”,点明了诗歌批判的

魏晋时期,社会政治动荡不安,但上层贵族阶层却追求奢侈浮华的生活方式。他们纵情声色、挥霍无度,社会风气日益败坏。张华目睹了这种现象,深感忧虑,于是创作了《轻薄篇》这首诗,以批判当时社会上的轻薄浮华之风,劝诫人们要重视道德修养,不要沉溺于物质享受。

作者信息
张华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有《张华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张华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

古诗数量:10名句数量: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