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长沙公

陶渊明 〔魏晋〕

长沙公於余为族祖,同出大司马。

昭穆既远,以为路人。

经过浔阳,临别赠此。

同源分流,人易世疏,慨然寤叹,念兹厥初。

礼服遂悠,岁月眇徂,感彼行路,眷然踌躇。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长沙公和我是同宗族祖,都出自大司马陶侃。但随着家族分支繁衍,世代更迭,亲情已经疏远,彼此就像陌生人一样。这次他路过浔阳,在分别之际,我写下这首诗赠送给他。我们本是同根同源,后来像水流一样分支四散,人与人之间随着世代变迁而关系疏远。我感慨万千,不禁叹息,回想起我们家族当初的情景。家族的礼仪和亲情渐渐变得淡薄,岁月也悄然流逝。看到我们如今形同路人的状况,我心中充满眷恋,犹豫不决。

1. 了解东晋时期的家族宗法制度,以及昭穆制度在家族辈分中的体现。

2. 体会陶渊明诗歌质朴自然、情感真挚的风格特点。

3. 学习“同源分流”等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 长沙公:指陶延寿,东晋名将陶侃曾孙,袭封长沙公。
  • 族祖:同族的祖父辈。
  • 大司马:指陶侃,东晋时期名将,官至大司马。
  • 昭穆:古代宗法制度,宗庙或墓地的辈次排列,以始祖居中,二世、四世、六世位于始祖的左方,称昭;三世、五世、七世位于右方,称穆。后泛指家族的辈分。
  • 浔阳:古地名,在今江西九江。
  • 同源分流:比喻同一根源产生出不同的分支。
  • 礼服:指家族的礼仪规范。
  • 眇徂:悄然流逝。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多以田园生活为题材,风格质朴自然。这首《赠长沙公》虽然不是他的田园诗代表作,但同样体现了他的诗歌风格。诗中通过对家族亲情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家族观念和人际关系。在讲解这首诗时,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体会诗人对家族亲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东晋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诗人开篇点明与长沙公的族亲关系,接着感慨家族亲情的疏远,如同“同源分流”,形象地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无奈。“礼服遂悠,岁月眇徂”,进一步强调了家族礼仪的淡薄和岁月的流逝。最后,诗人“感彼行路,眷然踌躇”,流露出对往昔亲情的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触动读者的心灵,引发人们对家族亲情和人生变迁的思考。

陶渊明与长沙公陶延寿同出大司马陶侃,但由于家族分支繁衍,世代变迁,两人关系已经疏远。此次陶延寿路过浔阳,与陶渊明分别之际,陶渊明写下这首诗赠送给他,以表达对家族亲情逐渐淡薄的感慨。

作者信息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古诗数量:237名句数量: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