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

鲍照 〔南北朝〕

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绮幕。

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蕴芳藿。

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春爵。

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在装饰华丽的闺房里,精美的楼阁上,刻花的窗户和锦绣的门户垂挂着绮丽的帷幕。里面有一个名叫金兰的女子,她穿着纤细的罗衣,身上散发着香草的气息。春天的燕子在微风中穿梭,梅花随风飘散,她打开帷幕对着春景举杯饮酒。她含着歌声却又流着眼泪,心中总是充满忧愁,心想人生什么时候才能快乐呢?宁愿做田野里双双相伴的野鸭,也不愿做云间孤独的仙鹤。

1. 鲍照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豪放俊逸,对后世诗人如李白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拟行路难》是乐府诗题,“行路难”多写人生的艰难和困苦。

3. 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双凫”和“别鹤”,形象地表达了不同的生活状态和情感。

  • 璇闺玉墀(chí):用美玉装饰的闺房和台阶。璇,美玉。墀,台阶。
  • 椒阁:用椒泥涂抹墙壁的楼阁。椒,花椒,古人用椒泥涂壁,取其温暖、芳香之意。
  • 文窗绣户:雕刻花纹的窗户和绘有图案的门户。
  • 绮幕:华丽的帷幕。
  • 被服纤罗:穿着纤细的罗衣。被,通“披”。
  • 蕴芳藿(huò):身上散发着香草的气息。蕴,包含。芳藿,香草。
  • 差池:燕子飞行时参差不齐的样子。
  • 开帏:打开帷幕。
  • 弄春爵:举杯饮酒。爵,古代的酒器。
  • 含歌揽涕:含着歌声却又流着眼泪。揽,收。
  • 双凫(fú):两只野鸭,比喻相伴的生活。
  • 别鹤:离群的仙鹤,比喻孤独的生活。

这首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从内容上看,它描绘了一位生活在富贵环境中的女子,然而她的内心却充满了忧愁和痛苦。这告诉我们,物质的丰富并不一定能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其次,从情感表达上,诗人通过女子的口吻,抒发了自己对自由、平等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后,从艺术手法上,诗中运用了环境描写、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可以了解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以一位女子的视角展开,通过对她所处环境的描写,如“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绮幕”,展现了她生活的奢华,但同时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女子“含歌揽涕恒抱愁”,在美好的春景中却无法快乐,体现了她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快乐的渴望。诗的结尾“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将女子的情感推向高潮,她宁愿放弃高贵的生活,去追求平凡而相伴的日子,表达了对自由、平等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对比,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的痛苦和无奈。

鲍照生活在南北朝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门阀制度森严,出身寒门的人很难在政治上有所作为。鲍照一生仕途坎坷,空有抱负却无法施展。他的《拟行路难》组诗共十八首,主要抒发了对人生苦难的感慨,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可能也是在他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创作的,通过描写女子的哀怨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作者信息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古诗数量:232名句数量: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