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喻歌

北朝乐府 〔南北朝〕

前行看后行,齐著铁裲裆。

前头看后头,齐著铁{钅互}鉾。

译文 名句例句 赏析
男儿欲作健①,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②,群雀两向波③。
【注释】
①作健,犹言"称雄"。健,即壮士、勇士之意,指军中士卒。
②鹞子,猛禽,似鹰而略小,古人多蓄养之以捕鸟雀。
③两向波,如同波浪向两边分开。一说, "波"为"播"的借宇,即"逃散"之意。
他虽然和咱们满州汉军隔旗,却是我第一个~,他待我也实在亲热,那个人将来不可限量。(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此诗表现北方民族以雄武自夸的心理。"鹞子冲天",喻指男子的勇武。"群雀两向波",是言群雀"两向分飞以避之,如波之分散也"(张玉谷《古诗赏析》),比喻辟易万人的气势,极为形象生动。《企喻歌》在鲜卑歌谣中以"刚猛激烈"著称,于此篇亦可管窥一斑。反应北方民族的尚武精神。
作者信息
北朝乐府

【北朝乐府】北朝乐府民歌保存下来的数量不多,总共约有七十余首。主要收录在《乐府诗集》的《梁鼓角横吹曲》中,其余属于《杂歌谣辞》和《杂曲歌辞》。《鼓角横吹曲》是北方民族用鼓和角等乐器在马上演奏的一种军乐,其歌词的作者主要是东晋以后北方的鲜卑族和氏、羌等族的人民。其中虽然也有汉语歌词,但很多是用鲜卑等语言歌唱的。后来到北魏太武帝以后,北方各族与汉族在文化上进行了大融合,于是这些民歌就经过翻译先后传入南朝的齐、梁,并由梁朝的乐府机关保存下来,所以称为《梁鼓角横吹曲》。《杂歌谣辞》和《杂曲歌辞》收录的则多是徒歌和谣谚。北朝乐府民歌的题材范围比南朝的广阔,可以说是比较生动地反映了北朝丰富的社会生活、壮丽的山川景物和北方人民乐观、粗犷的精神面貌。有些作品具有明显的现实性、战斗性。在艺术上,北朝乐府体裁多样,语言质朴、生动,风格豪放刚健。其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都是南朝乐府民歌所不及的。

古诗数量:18名句数量: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