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赋

江淹 〔南北朝〕

试望平原,蔓草萦骨,拱木敛魂。

人生到此,天道宁论!於是仆本恨人,心惊不已,直念古者,伏恨而死。

至如秦帝按剑,诸侯西驰;削平天下,同文共规。

华山为城,紫渊为池。

雄图既溢,武力未毕。

方架鼋鼍以为梁,巡海右以送日。

一旦魂断,宫车晚出。

若乃赵王既虏,迁於房陵。

薄暮心动,昧旦神兴。

别艳姬与美女,丧金舆及玉乘。

置酒欲饮,悲来填膺。

千秋万岁,为怨难胜!至于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剑击柱,吊影惭魂。

情往上郡,心留雁门;裂帛系书,誓还汉恩。

朝露溘至,握手何言!若夫明妃去时,仰天太息。

紫台稍远,关山无极。

摇风忽起,白日西匿。

陇雁少飞,代云寡色。

望君王兮何期,终芜绝兮异域。

至乃敬通见抵,罢归田里。

闭关却扫,塞门不仕,左对孺人,右顾稚子。

脱略公卿,跌宕文史,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及夫中散下狱,神气激扬。

浊醪夕引,素琴晨张。

秋日萧索,浮云无光。

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

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

迁客海上,流戍陇阴。

此人但闻悲风汨起,血下沾衿,亦复含酸茹叹,销落湮沈。

若乃骑叠迹,车屯轨;黄尘匝地,歌吹四起,无不烟断火绝,闭骨泉里。

已矣哉!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

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平。

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

古诗译文 古诗注解

遥望平原,蔓草缠绕尸骨,古树聚敛魂魄。人生到了这般境地,天道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我本是个多愁善感的人,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一直思念着古代那些抱恨而死的人。

至于秦始皇手按宝剑,诸侯纷纷西去朝拜;他削平天下,统一文字和法度。以华山为城墙,以紫渊为护城河。他的雄心壮志已经实现,但武力征伐还未停止。他还想架起鼋鼍来作为桥梁,到东海之滨去送夕阳。一旦魂魄断绝,皇帝的车驾就迟迟不出了。

至于赵王被俘虏后,被迁到房陵。傍晚时分心情激动,黎明时分精神振奋。告别了艳姬和美女,失去了金车和玉辇。摆酒想喝,悲伤却充满胸膛。千秋万岁,这怨恨难以承受!至于李陵投降北方,名声受辱,自身蒙冤,他拔剑击柱,顾影自怜,心中惭愧。他的情思向往上郡,心却留在雁门;他撕裂丝绸写信,发誓要报答汉朝的恩情。但生命像朝露一样突然消逝,临死时还能说什么呢!

至于王昭君离开时,仰天叹息。汉宫渐渐远去,关山无边无际。狂风忽然刮起,太阳向西落下。陇地的大雁很少飞翔,代地的云彩也缺少光彩。盼望君王啊,什么时候能实现,最终在异域荒芜而死。

至于冯衍被排挤,罢官回到家乡。他闭门谢客,不再做官,左边对着妻子,右边看着孩子。他轻视公卿,纵情于文史,怀抱着志向死去,心中的遗憾永远无法消除。

至于嵇康下狱,神气激昂。晚上喝着浊酒,早晨弹着素琴。秋天萧瑟,浮云无光。他胸中怀着青霞般的奇志,却进入了漫长的黑夜不再天亮。

还有那孤臣伤心流泪,孽子痛心疾首。被贬谪的人在海上,被流放戍边的人在陇阴。这些人只听到悲风突然刮起,鲜血落下沾湿衣襟,也只能含着辛酸叹息,在沉沦中消逝。

至于骑兵的足迹重叠,战车的车辙聚集;黄尘漫天,歌声乐声四起,最终都烟消火灭,埋骨于黄泉之下。

算了吧!春草凋零啊秋风惊心,秋风停止啊春草又生。绮罗散尽啊池馆荒废,琴瑟声绝啊坟墓填平。自古以来人都有一死,无不饮恨吞声。

  • 试望:遥望。
  • 蔓草:蔓延的草。
  • :缠绕。
  • 拱木:两手合围那么粗的树。
  • 敛魂:聚敛魂魄。
  • 天道:上天的法则。
  • :作者自称。
  • 秦帝:指秦始皇。
  • 按剑:手按宝剑,显示出威严。
  • 诸侯西驰:指诸侯纷纷西去朝拜秦始皇。
  • 同文共规:统一文字和法度。
  • 华山为城:以华山作为城墙。
  • 紫渊为池:以紫渊作为护城河。
  • 雄图:雄心壮志。
  • :满,实现。
  • 武力未毕:武力征伐还未停止。
  • :还想。
  • 架鼋鼍以为梁:架起鼋鼍来作为桥梁。
  • 巡海右以送日:到东海之滨去送夕阳。
  • 宫车晚出:皇帝的车驾迟迟不出,指皇帝去世。
  • 赵王:指赵王迁。
  • 房陵:地名。
  • 薄暮:傍晚。
  • 昧旦:黎明。
  • 艳姬:美丽的姬妾。
  • 金舆:金车。
  • 玉乘:玉辇。
  • 填膺:充满胸膛。
  • 李君:指李陵。
  • 降北:投降北方。
  • 吊影:顾影自怜。
  • 惭魂:心中惭愧。
  • 上郡:地名。
  • 雁门:地名。
  • 裂帛系书:撕裂丝绸写信。
  • 誓还汉恩:发誓要报答汉朝的恩情。
  • 朝露溘至:生命像朝露一样突然消逝。
  • 明妃:指王昭君。
  • 太息:叹息。
  • 紫台:汉宫。
  • 关山:关隘和山岭。
  • 无极:无边无际。
  • 摇风:狂风。
  • 白日西匿:太阳向西落下。
  • 陇雁:陇地的大雁。
  • 代云:代地的云彩。
  • 寡色:缺少光彩。
  • 敬通:指冯衍。
  • 见抵:被排挤。
作者信息
江淹

江淹(444—505),字文通,南朝著名文学家、散文家,历仕三朝,宋州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人。江淹少时孤贫好学,六岁能诗,十三岁丧父。二十岁左右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开始其政治生涯,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江淹在仕途上早年不甚得志。泰始二年(466年),江淹转入建平王刘景素幕,江淹受广陵令郭彦文案牵连,被诬受贿入狱,在狱中上书陈情获释。刘景素密谋叛乱,江淹曾多次谏劝,刘景素不纳,贬江淹为建安吴兴县令。宋顺帝升明元年(477年),齐高帝萧道成执政,把江淹自吴兴召回,并任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大受重用。

古诗数量:151名句数量: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