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怀素酒狂帖后

杨凝式 〔唐朝〕

十年挥素学临池,始识王公学卫非。

草圣未须因酒发,笔端应解化龙飞。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十年间挥毫泼墨在池边学习书法,才开始明白王公们学习卫夫人的书法并非正道。

草书圣人不必的创作不必依靠酒兴激发,笔端自然应当能够化作龙飞凤舞般的艺术境界。

1. 怀素:唐代书法家,以狂草著称,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

2. 杨凝式:五代时期书法家,擅长行草书,对后世书法影响较大。

3. 卫夫人:东晋女书法家,名铄,字茂漪,是王羲之的书法老师之一,擅长楷书。

4. 临池:书法术语,源于张芝练字的典故,后泛指练习书法。

5. 狂草:草书的一种,笔势狂放不羁,书写流畅自由,是书法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书体之一。

  • 挥素:挥毫书写在白绢上,这里指练习书法。
  • 临池:指学习书法,传说东汉张芝在池边练字,池水被染黑,后以“临池”代指书法练习。
  • 王公:指当时的达官贵人。
  • :指卫夫人,东晋著名女书法家,王羲之曾师从于她。
  • 草圣:指草书造诣极高的人,这里特指怀素。
  • 因酒发:借助酒兴来激发创作灵感。
  • :能够,懂得。
  • 化龙飞:形容书法笔势矫健奔放,如同龙在飞舞。

这首《题怀素酒狂帖后》是杨凝式对怀素书法的点评之作。开篇诗人通过自身十年学书的体会,指出盲目效仿前人并非学习书法的正确途径,这启示我们在学习任何技艺时,都不能一味照搬,而应在实践中领悟真谛。

对于怀素的书法,诗人提出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其成就并非依赖酒兴,而是源于自身深厚的艺术功底。这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创作,外在的辅助因素固然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核心还是在于创作者自身的才华与积累。

从这首诗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唐代书法艺术的浓厚氛围,还能体会到文人对艺术的深刻思考,对我们理解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以及艺术创作的本质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首联“十年挥素学临池,始识王公学卫非”,诗人以自身十年学书的经历起笔,表明经过长期的书法实践,才领悟到那些王公贵族们一味模仿卫夫人的书法是不可取的,体现了诗人对书法学习中墨守成规的批判,强调实践出真知。

颔联“草圣未须因酒发,笔端应解化龙飞”,是对怀素书法的独到见解。诗人认为怀素作为草圣,其高超的书法技艺并非仅仅依靠酒兴,而是其笔端本身就具有化龙飞的功力,点明了真正的艺术成就源于深厚的功底而非外在的刺激,高度赞扬了怀素书法的精湛造诣和内在魅力。全诗语言简洁有力,观点鲜明,既表达了对怀素的推崇,也展现了诗人自身的艺术见解。

怀素是唐代著名的草书大家,以狂草闻名于世,其书法风格豪放洒脱,常被认为与他饮酒后兴致勃发有关。杨凝式也是书法名家,他在观赏怀素的《酒狂帖》后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此诗既是对怀素书法艺术的评价,也体现了杨凝式自己的书法见解,反映了唐代书法艺术的繁荣以及文人之间对书法艺术的交流与探讨。

作者信息
杨凝式

杨凝式(873年-954年),字景度,号虚白,陕西华阴人,居洛阳。生于唐懿宗咸通十四年,卒于后周世宗显德元年(954年),享年八十二岁。唐昭宗时进士,官秘书郎,后历仕后梁、唐、晋、汉、周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世称“杨少师”[2]  。杨凝式在书法历史上历来被视为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响。代表作品有《韭花帖》、《卢鸿草堂十志图跋》、《神仙起居法》。

古诗数量:5名句数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