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连环·露条烟叶

高观国 〔宋朝〕

露条烟叶。

惹长亭旧恨,几番风月。

爱细缕、先窣轻黄,渐拂水藏鸦,翠阴相接。

纤软风流,眉黛浅、三眠初歇。

奈年华又晚,萦绊游蜂,絮飞晴雪。

依依灞桥怨别。

正千丝万绪,难禁愁绝。

怅岁久、应长新条,念曾系花骢,屡停兰楫。

弄影摇晴,恨闲损、春风时节。

隔邮亭,故人望断,舞腰瘦怯。

注解

①窣:突然出现。

②拂水藏鸦:形容柳的枝叶渐长。

③三眠:《三辅故事》:汉苑有柳如人形,一日三眠三起。

④灞桥: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这里泛指送别之处。

⑤花骢:骏马。

⑥兰楫:这里泛指舟船。

作者信息
高观国

高观国(生卒年不详)字宾王,号竹屋,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与史达祖同时,常相唱和,殆同为社友。陆游于嘉泰二年入都修撰国史,高观国有《水龙吟》词贺放翁七十八岁生山。观国复与陈造交,有《凤栖梧·湖头即席与长翁同赋》词。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谓陈造为观国词集作序,称其与史邦卿「皆秦、周之词,所作要是不经人道语,其妙处少游、美成若唐诸公亦未及也「。周济《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竹屋、蒲江并有盛名。蒲江窘促,等诸自郐;竹屋硁硁,亦凡响耳。「又《介存斋论词杂著》:「竹屋得名甚盛,而其词一无可观,当由社中标榜而成耳。「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竹屋词最隽快,然亦有含蓄处。抗行梅溪则不可,要非竹山所及。「冯煦《蒿庵论词》:「平心论之,竹屋精实有馀,超逸不足。以梅溪较之,究未能旗鼓相当。今若求其同调,则惟卢蒲江差足肩随。「有《竹屋痴语》一卷。

古诗数量:186名句数量: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