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

晏几道 〔宋朝〕

绿蕙红兰芳信歇,金蕊正风流。

应为诗人多怨秋,花意与消愁。

梁王苑路香英密,长记旧嬉游。

曾看飞琼戴满头,浮动舞梁州。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绿色的蕙草和红色的兰花花期已过,金黄的菊花正开得烂漫。大概是因为诗人们大多悲怨秋日,所以菊花有意来消解人们的忧愁。梁王的园林小路上开满了密密的菊花,我长久地记着昔日在这里游玩的情景。曾经看到佳人满头插满菊花,在《梁州》舞曲的旋律中轻盈舞动。

1. 晏几道是北宋婉约派词人,其词风哀怨感伤,情感真挚。

2.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菊花常象征着高洁、傲霜的品格,也与秋日、长寿等意象相关。

3. 《梁州》是唐代的一种著名舞曲,在诗词中常被提及,以增添作品的文化氛围。

  • 绿蕙红兰芳信歇:蕙草和兰花的花期已过。芳信,指花期。
  • 金蕊正风流:金蕊,指菊花。风流,这里形容菊花盛开的姿态美好。
  • 应为诗人多怨秋:古人多有悲秋的情绪,许多诗人会在秋天写下哀怨的诗篇。
  • 花意与消愁:菊花好像有意来消除人们的忧愁。
  • 梁王苑路:梁王的园林小路。梁王,可能是指历史上喜好文学、广建园林的梁孝王刘武。
  • 飞琼:传说中的仙女,这里代指美丽的女子。
  • 舞梁州:《梁州》是唐代的一种舞曲。

这首《武陵春》是晏几道的经典词作之一。从内容上看,它既有对秋日自然景象的描写,又有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在表现手法上,词人运用了对比和拟人手法。对比体现在前后场景的变化,往昔的欢乐与如今的感慨形成鲜明反差;拟人手法则体现在赋予菊花以人的情感,使菊花具有了生命力。从情感表达上,整首词流露出词人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惆怅之情。对于读者来说,这首词不仅能让人感受到晏几道词作的艺术魅力,还能引发人们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词开篇描绘了秋日景象,绿蕙红兰凋谢,而金菊正盛,形成鲜明对比。“应为诗人多怨秋,花意与消愁”一句,赋予菊花以人的情感,似乎菊花是为了排解诗人的忧愁而开放,构思巧妙。下阕转入对往昔的回忆,“梁王苑路香英密,长记旧嬉游”,回忆起曾经在园林中游玩的快乐时光。“曾看飞琼戴满头,浮动舞梁州”则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头戴菊花翩翩起舞的场景,画面生动形象。整首词通过今昔对比,抒发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晏几道是北宋著名词人,一生仕途不顺,生活穷困潦倒。他的词作多写爱情、相思、身世之感。这首《武陵春》可能是他在秋日游览园林时,看到菊花盛开,回忆起往昔的欢乐时光而创作的。当时他或许感慨时光易逝,美好不再,借菊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作者信息
晏几道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古诗数量:533名句数量:1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