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梁州张都督

崔颢 〔唐朝〕

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

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

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

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听闻你身为汉朝那样的名将,使得胡虏的骑兵停止了向南侵犯。你出兵塞外肃清了沙漠地区的敌人,得胜回家后被授予羽林郎之职。在风霜中你坚守臣子的节操,历经艰苦;岁月流逝,君主对你的恩情深厚。请你转告西河的使者,让他知道我也怀有报国之心。

1. 唐诗中常以汉比唐,如“汉将”“龙城飞将”等,这是一种借古喻今的手法。

2. 羽林军是皇帝的禁卫军,在唐朝地位重要,能成为羽林郎是一种荣耀。

3. 西河是古代的一个地名,在今山西、陕西之间黄河沿岸地区,在历史上是重要的军事和文化区域。

  • 汉将:这里借指唐朝的将领,以汉比唐,是唐诗中常用的手法。
  • 虏骑:指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兵。
  • 羽林:即羽林军,是皇帝的禁卫军。
  • 西河使:西河地区的使者。西河,在今山西、陕西之间黄河沿岸地区。

这首诗是崔颢赠给梁州张都督的作品。诗歌围绕张都督的军事功绩和个人经历展开,先夸赞他保卫边疆的能力,接着描述他的荣耀和忠诚,最后诗人表明自己的报国志向。从艺术手法上看,诗人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生动地展现了张都督的形象和自己的情感。在学习这首诗时,我们可以体会到唐朝边塞诗的豪迈风格,以及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同时,也能了解到唐朝的军事制度和边疆形势等历史知识。

这首诗开篇点明张都督的功绩,“闻君为汉将,虏骑罢南侵”,直接赞美他如同汉朝名将一般,使得敌人不敢南侵,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威慑力。“出塞清沙漠,还家拜羽林”,描绘了他出征塞外,平定边疆,归来后得到朝廷嘉奖的过程,展现了他的荣耀。“风霜臣节苦,岁月主恩深”,则体现了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守臣子的节操,同时也表达了对君主恩情的感激。最后两句“为语西河使,知余报国心”,诗人借张都督向使者传达自己的报国之心,升华了诗歌的主题。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赞美了张都督的功绩,又抒发了诗人自己的壮志豪情。

崔颢生活在唐朝的开元、天宝年间,这一时期唐朝国力强盛,边境战事频繁。诗人可能是在听闻张都督的英勇事迹后,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张都督的赞美和自己的报国情怀。

作者信息
崔颢

崔颢 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古诗数量:94名句数量: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