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粒小松歌并序

李贺 〔唐朝〕

前谢秀才杜云卿命予作五粒小松歌,予以选书多事,不治曲辞;经十日,聊道八句,以当命意。

蛇子蛇孙鳞蜿蜿,新香几粒洪崖饭。

绿波浸叶满浓光,细束龙髯铰刀剪。

主人壁上铺州图,主人堂前多俗儒。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小松像蛇子蛇孙一样,鳞片弯曲盘绕,那几粒新长出的小松,就像仙人洪崖的饭食一样珍贵。绿色的波纹浸润着松叶,满是浓浓的光泽,细长的松针就像是用铰刀精心修剪过的龙须。主人家的墙壁上挂着州郡的地图,堂前却多是些庸俗的儒生。

李贺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以神话传说、鬼怪灵异为题材,风格独特,想象丰富,被后人称为“诗鬼”。他的诗歌常常运用象征、比喻等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五粒小松歌并序》体现了李贺诗歌的一些特点,如奇特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

  • 蛇子蛇孙:形容小松盘曲的样子。
  • 洪崖:传说中的仙人。
  • 绿波浸叶:形容松叶的光泽像绿色的波浪。
  • 龙髯:指松针。
  • 州图:州郡的地图。
  • 俗儒:指见识浅陋、格调不高的儒生。

这首诗可以从意象和情感两个方面来理解。在意象上,诗中的小松、州图、俗儒等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小松象征着高洁、独特的品质;州图代表着主人的志向和抱负;俗儒则象征着那些缺乏见识、格调低下的人。在情感上,诗人通过对小松的赞美和对俗儒的批判,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庸俗现象的不满。同时,也可能暗示了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心境,渴望遇到真正赏识自己的人。

诗的前两句以奇特的想象描绘小松的形态,将小松比作蛇子蛇孙,又把小松的珍贵比作仙人的饭食,生动地展现了小松的独特。中间两句用“绿波浸叶”“细束龙髯”等描写,细腻地刻画了松叶的光泽和松针的形态,富有美感。后两句则通过“州图”和“俗儒”的对比,暗示了主人虽有远大的志向,但身边却缺乏真正有见识的人,表达了诗人对庸俗之辈的不满。整首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寓意深刻。

此诗前有小序,说明是谢秀才杜云卿命李贺而作。李贺起初因忙于选书之事,未作此诗,十日后才写成这八句以应命。从诗中可以看出李贺对小松的喜爱以及对主人堂前俗儒的不屑。

作者信息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

古诗数量:453名句数量: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