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回磴重,酒楼空翠中。
霜落千门树,风清十庙钟。
夕阳东,越王安在?鸦翻江上峰。
仙山回磴重,酒楼空翠中。
霜落千门树,风清十庙钟。
夕阳东,越王安在?鸦翻江上峰。
仙境般的山峦间,回环的石阶层层叠叠;酒楼坐落在一片空濛的翠色之中。
寒霜落在千家万户的树上,清风中传来十座庙宇的钟声。
夕阳斜照东方,当年的越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乌鸦在江面上的山峰间翻飞。
1. 《北仙吕》是曲牌名,属于北曲中的仙吕宫调。仙吕宫调的曲调多表现清新绵邈、感叹抒情的情感。
2. 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清代文学家,其诗词作品风格清俊疏朗,注重意境的营造。
3. 曲与诗、词同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体裁,曲的语言更为通俗活泼,格律相对灵活,更适合演唱。
4. 作品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的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情感和感慨。
我们先来整体感知这首《北仙吕》。它是一首充满意境的曲子,作者厉鹗以其独特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兼具自然之美与历史沧桑感的画面。
从结构上看,前三句着重写景,“仙山回磴重,酒楼空翠中”描绘了山水与建筑的和谐之美,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和隐于翠色中的酒楼。“霜落千门树,风清十庙钟”则进一步拓展了画面,加入了时节和声音元素,使整个场景更加立体。
而后三句则由景生情,“夕阳东”点明了时间,“越王安在?”一句反问,将思绪拉回历史,引发对往昔的追忆。最后“鸦翻江上峰”以景作结,既呼应了前文的景物描写,又留下了无尽的感慨,让我们体会到历史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
在学习这首曲时,我们要注意体会其中景与情的结合,感受曲牌的韵律特点,以及作者通过简洁语言所传达出的丰富情感。同时,了解厉鹗的创作风格和清代曲的发展背景,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首作品。
这首曲开篇“仙山回磴重,酒楼空翠中”,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回磴重”写出了山的险峻与层次感,“空翠中”则描绘出酒楼所处环境的清幽雅致,给人以如入仙境之感。
“霜落千门树,风清十庙钟”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入手,霜落枝头,清风送钟,营造出一种清冷、肃穆的氛围,既写出了时节特征,又增添了几分古朴之意。
结尾“夕阳东,越王安在?鸦翻江上峰”,笔锋一转,由景入情,借夕阳、乌鸦等意象,引发对历史的感慨。越王已逝去,只留下江上峰峦和翻飞的乌鸦,充满了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怅惘之情。全曲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语言凝练,余味无穷。
厉鹗是清代著名诗人,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风光,寄托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此曲《北仙吕》具体创作背景虽无确切史料记载,但从内容来看,可能是诗人在游览某地山水时,触景生情,由眼前的景物联想到历史变迁而作。当时社会相对稳定,但文人往往通过对历史的咏叹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这首曲也可能蕴含着诗人对朝代更迭、人事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