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
若交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斸将。
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
若交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斸将。
这花占得了“金钱花”这个佳名,满树飘香,它们相互依偎,向着秋光生长。倘若这花真的可以当作钱财来收藏,恐怕早就被豪门贵族全部挖走了。
罗隐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他的诗多以讽刺现实为主,语言通俗,寓意深刻。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描写金钱花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同时,诗中还运用了假设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讽刺意味。
同学们,我们来学习罗隐的这首《金钱花》。首先看前两句,“占得佳名绕树芳,依依相伴向秋光”,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金钱花的美丽和它们在秋光中的姿态。接着,后两句“若交此物堪收贮,应被豪门尽斸将”,诗人进行了大胆的假设,引发我们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也能学到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手法的运用。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也能像诗人一样,观察生活,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首诗表面上是在写金钱花,实则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讽刺。前两句描绘了金钱花的美丽和芬芳,展现出一种自然的美好。后两句笔锋一转,通过假设如果金钱花能当作钱财收藏,就会被豪门挖走,揭示了豪门贵族对财富的贪婪和掠夺。诗人以花喻人,借物抒情,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豪门贪婪的批判。
罗隐生活在唐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豪门贵族贪婪无度。诗人可能是看到了金钱花,由此联想到社会上对财富的追逐和豪门的搜刮,从而创作了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