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间

毛文锡 〔唐朝〕

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

春水满塘生,鸂鶒还相趁。

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

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

古诗译文 知识点 古诗注解 讲解 古诗赏析 创作背景

不要问我,害怕别人问起,问起只会增添我的愁恨。池塘里春水涨满,鸂鶒鸟儿在水面上相互追逐嬉戏。昨夜细雨纷纷扬扬,临近天明时又有一阵寒意袭来。我特别想念那驻守在边关的人,长久以来都没有他从边疆传来的消息。

1. 毛文锡是五代十国时期的词人,他的词多写男女之情和宫廷生活。

2. “醉花间”是词牌名,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格律和曲调。

3. 这首词运用了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通过描写自然景象来烘托人物的情感。

  • 休相问:不要问。
  • 鸂鶒(xī chì):一种水鸟,比鸳鸯稍大,多紫色,雌雄常在一起。
  • :追逐。
  • 霏霏:雨雪纷纷扬扬的样子。
  • 戍楼人:指驻守边疆的人。
  • 边庭:边疆。

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细腻的描写,将思妇的情感层层递进地展现出来。开头的三句重复“相问”,强调了女子内心的敏感和痛苦。中间的景物描写起到了衬托的作用,用美好的春景和寒冷的雨夜来反衬女子的孤独和哀愁。最后点明思念的对象和原因,使整首词的主题更加明确。在学习这首词时,我们可以体会到古代词人在表达情感方面的高超技巧,以及战争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思妇的内心世界。上阕通过“休相问,怕相问,相问还添恨”直接抒发了女子内心的愁绪,害怕别人问起自己的心事,因为一问只会让自己更加痛苦。“春水满塘生,鸂鶒还相趁”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然而这欢快的场景却与女子内心的孤独和哀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下阕“昨夜雨霏霏,临明寒一阵”通过描写昨夜的雨和清晨的寒意,进一步烘托出女子的凄凉心境。最后“偏忆戍楼人,久绝边庭信”点明主旨,直接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思念和对音信断绝的担忧。整首词情景交融,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毛文锡生活于五代十国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这首词可能是作者站在思妇的角度,描绘了一个女子对远方戍边丈夫的思念之情,反映了战争给普通家庭带来的痛苦和分离之苦。

作者信息
毛文锡

(约公元913年前后在世),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进士,后任后蜀翰林学士,升为内枢密使,加为文思殿大学士,拜为司徒。其后被贬为茂州司马。后蜀向后唐投降,毛文锡随后蜀皇帝王衍一起入后唐,与欧阳炯等人以词章任职于内庭。

古诗数量:58名句数量: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