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沙溪

周邦彦 〔宋代〕

日薄尘飞官路平。

眼前喜见汴河倾。

地遥人倦莫兼程。

下马先寻题壁字,出门闲记榜村名。

早收灯火梦倾城。

译文 名家点评 注解 赏析

  日渐黄昏,尘土飞扬,官员们的道路平坦无阻。
  眼前欣喜地看到汴河倾泻而来。
  地理距离遥远,人们疲倦不堪,不要急于赶路。
  下马之前先寻找墙壁上的题字,出门时随意记录村名。
  早早地回家,灯火熄灭,做一个关于倾城的梦。

  俞陛云《宋词选释》:长途倦客,薄晚停车,土壁认攲 斜之字,茅 檐访村落之名,皆陆行旅客确有之情景。写景以真切为贵,此等词是 也。结句匆匆旅宿,犹忆倾城,周郎其在邯郸道中向卢生借枕耶?

  ①汴河:《宋史》卷九三《河 渠志》:“汴河,自隋大业 初,疏通济渠,引黄河通 淮,至唐,改名广济。宋都 大梁,以孟州河阴县南为 汴首受黄河之口,属于淮、 泗。”
  ②牓:牌额。

  这首古诗是一首描写旅途中的感慨与感受的诗歌。
  诗中的第一句“日薄尘飞官路平”意味着太阳已经西斜,尘土飞扬,官路平坦。这句话传达了诗人行程已经接近尾声的意味。
  第二句“眼前喜见汴河倾”描写了诗人眼前看到了汴河倾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汴河景色的赞美和喜悦之情。
  第三句“地遥人倦莫兼程”告诫人们旅途遥远,人们应当适度休息,不要过度奔波。
  第四句“下马先寻题壁字”表示诗人下马后首先寻找墙上的题字,这表明诗人对历史和文化的关注。
  第五句“出门闲记榜村名”表达了诗人在出门时闲散地记录下村庄的名称,这体现了诗人对环境的观察和记录。
  最后两句“早收灯火梦倾城”表达了诗人早早回到家中,关上灯火,入梦时仍然心驰神往地沉浸在旅途中所见所闻所感的美好回忆之中。
  整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和对旅途的感慨,同时也传达了旅途疲劳和归家的思念之情。

作者信息
周邦彦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古诗数量:474名句数量: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