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柳

姜夔 〔宋朝〕

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异,惟柳色夹道,依依可怜。

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

明朝又寒食。

强携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译文 名句例句 注解 赏析

  我居住在合肥南城赤阑桥之西,街巷荒凉少人,与江左不同。只有柳树,在大街两旁轻轻飘拂,让人怜惜。因此创作此词,来抒发客居在外的感受。
  拂晓,冷清的城中响起凄凉的音乐声。那声音被风一吹,传到垂柳依依的街头巷口。我独自骑在马上,只着一件到单衣裳,感觉有阵阵寒气袭来。看遍路旁垂柳的鹅黄嫩绿,都如同在江南时见过那样的熟悉。
  正在孤单之间,明天偏偏又是寒食节。我也如往常带上一壶酒,来到小桥近处恋人的住处。深怕梨花落尽而留下一片秋色。燕子飞来,询问春光,只有池塘中水波知道。

~地,将要出现了哟——新生的太阳!(郭沫若《女神·太阳礼赞》)

  ①赤阑桥:红色栏杆的桥。
  ②江左:泛指江南。
  ③纾:消除、抒发。
  ④晓角:早晨的号角声。
  ⑤恻恻:凄寒。
  ⑥鹅黄:形容柳芽初绽,叶色嫩黄。
  ⑦岑寂:寂静。
  ⑧小桥:后汉乔玄次女为小桥,此或借之谓合肥情人。

  这首古诗以客居合肥南城赤阑桥为背景,描绘了巷陌凄凉、柳色夹道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客怀之情。
  诗中以空城晓角、垂杨陌和马上单衣寒恻恻等描写手法,展现了冷清寂寥的景色和诗人的孤寂之感。诗人看尽鹅黄嫩绿,回忆起江南的旧相识,岑寂的景象令人心生感慨。明朝又寒食,诗人强携酒,来到小桥宅,担心梨花落尽成秋色。最后燕燕飞来,诗人问春何在,只有池塘仍然碧绿。
  这首诗运用了现代中文语言,描绘了客居异乡的孤独和思乡之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意。

作者信息
姜夔

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

古诗数量:392名句数量:1049